[实用新型]槽压痕装置及内衬纸粘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8962.6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1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杜利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友夫(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B1/25 | 分类号: | B31B1/25;B31B1/74;B44C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2017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痕 装置 衬纸 粘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压痕装置及具有该槽压痕装置的内衬纸粘贴设备,属于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产品外包装的美观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多带有精美的硬壳,例如高档礼品盒、烟盒等。
在加工这些硬壳时,使用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将裁切好的内衬纸进行上胶,并与壳子进行粘贴,然后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压实整形,并对壳子上有槽处的内衬纸压出痕迹,最后进入堆积、计数,并在输送带上送出。
目前,在进行高档礼品盒、烟盒等硬壳产品的加工时,在内衬纸粘贴好后,需要按照壳子上的槽进行弯折成型。弯折前,都需要在壳子上有槽的部位将内衬纸压出痕迹以便更好地弯折。对于该压痕过程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手工压痕,另一种是用一种小型的压痕机器进行压痕,然后再弯折。
然而,不管是哪种工艺都是在连续生产线之外增加了一个压痕环节,造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衬纸粘贴设备的槽压痕装置,该槽压痕装置设于内衬纸粘贴设备的生产线的中途,将目前的手工操作或者多环节加工过程改为机械式单环节自动完成。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槽压痕装置设于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的生产线的中途,在粘贴于壳子的内衬纸上对应于所述壳子的槽的位置上压痕,其特征是,包括:支撑轴,该支撑轴位于所述壳子的上方;至少一个压轮组件,该压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与所述壳子的槽对应的位置,且能绕所述支撑轴摆动;以及至少一个压力调节机构,该压力调节机构设于对应的所述压轮组件的上方,能调节对所述压轮组件的施压。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压轮组件包括:摆杆,该摆杆的前端能转动地枢轴连接于所述支撑轴,能绕所述支撑轴进行摆动;以及压轮,该压轮能转动地枢轴连接于所述摆杆的后端。
作为一优选方式,所述摆杆的前端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以绕所述支撑轴进行摆动。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压力调节机构为压簧组件,包括压簧、固定块及与所述压簧抵靠的调节螺钉,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钉来调节由所述压簧施加于所述压轮的压力。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槽压痕装置还包括成对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将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固定于内衬纸粘贴设备的支架轴上。
作为一优选方式,所述成对的固定座分别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轴由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在内衬纸粘贴设备的支架轴上,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供所述至少一个压力调节机构设置。
作为一优选方式,所述压轮设于所述摆杆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任意一侧。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压轮组件是两个压轮组件,所述至少一个压力调节机构是两个压力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内衬纸粘贴设备包括:粘贴工位,在该粘贴工位中,将上胶的内衬纸粘贴在壳子上;以及压实工位,在该压实工位中,对粘贴有内衬纸的壳子进行压实,其特征是,在所述粘贴工位与所述压实工位之间,包括所述各项的槽压痕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槽压痕装置,能将壳子上的内衬纸的压痕工序由人工或分体式机器完成改为一体式机械化完成,减少了定位误差,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该槽压痕装置,能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提高了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槽压痕装置的内衬纸粘贴设备的各工位示意图,图1(b)是被加工壳子在各工位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槽压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b)是其立体分解图。
图3(a)是图2(b)所示实施例的槽压痕装置的压轮组件的立体图,图3(b)是其立体分解图。
图4(a)是图2(b)所示实施例的槽压痕装置的压簧组件的立体图,图4(b)是其立体分解图。
(符号说明)
110 槽压痕装置
21 第一固定座
22 第二固定座
23 第三固定座
24 支撑轴
25 压轮组件
26 支撑座
27 压力调节机构
28 支架轴
33 压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友夫(上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浩友夫(上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箱自动糊箱机的纸箱堆叠装置
- 下一篇:模高调节的传递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