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8485.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波;赵阳;陶晨;朱海涛;廖志军;徐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H02H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带电 数字 显示 闭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用电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工具,如今人们对用电设备的依赖程度导致对电能的需要越来越大,这就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确保电力系统能安全及稳定的运行,就要对各种电器以及电力装置进行正确无误的电气操作,要防止因五种恶性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
电力系统中所说的“五防”具体是指: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接地线(或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线合隔离开关及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电力部门一直把针对“五防”的工作作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而高压带电显示及闭锁装置是电力系统实现“五防”功能并提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不可少的装置。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对使用常规闭锁技术无法满足防止电气误操作要求的设备,如:联络线、封闭式电气设备等,事宜采取加装带电显示装置等技术措施达到防止电气误操作要求,基于上述理由,亟需研发一种安全且能可靠工作的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不仅能用来提示高压设备的带电状况、所带电压大小,还能强制闭锁有关用电设备,提高了开关用电设备操作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包括有与感应式传感器连接的输入保护单元,输入保护单元通过导线依次与滤波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及输出驱动单元连接,输出驱动单元上分别连接有数字显示单元、LED指示灯及闭锁接点连接,自检单元通过导线连接于输入保护单元与滤波模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输入保护单元为由TVS管和压敏电阻组成过压保护电路。
滤波器采用的是基于LM358搭建的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信号处理单元选用的是M0516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连接有感应传感器,将感应传感器安装于线路安全距离之外,在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下,一般均可进行带电安装。
(2)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能在带电设备安全距离外检测设备是否有电,并且本身不会产生局部放电,安装及维护较为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能非常直观地监测、显示高压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的带电状况以及所带电压的大小,还能提供闭锁接点对相应的操作机构进行安全连锁,改变传感器的形式还能够实现不同高压设备的带电显示与闭锁,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在气体隔离开关站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在室外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感应传感器,2.输入保护单元,3.滤波器,4.信号处理单元,5.输出驱动单元,6.数字显示单元,7.LED显示屏,8.闭锁接点,9.自检单元,10.高压母线,11.电缆,12.开关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与感应式传感器1连接的输入保护单元2,输入保护单元2通过导线依次与滤波模块3、信号处理单元4及输出驱动单元5连接,输出驱动单元5分别与数字显示单元6、LED指示灯7及闭锁接点8连接,自检单元9通过导线连接于输入保护单元2与滤波模块3之间。
感应传感器1采用的是电容耦合式,其主要的结构是在高压电场内设置电极,并将其安装在距离高压母线10一定的距离处,利用静电感应的作用来产生感应电荷,并将感应到的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本实用新型高压带电数字显示及闭锁装置,感应传感器1是利用高压电场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场耦合原理,在安全距离之外进行非接触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