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电积电解槽间两极四触点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988.9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用;郑丰敏;吴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71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电解槽 两极 触点 导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电解精炼工艺中的槽间导电装置结构,尤其是一种嵌入式电积电解槽间两极四触点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有色金属冶炼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一些原因的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在电解精炼中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其中电解槽的技术革新就促成了导电装置的技术升级。传统的电解槽采用水泥浇筑,然后再做玻璃钢防腐,这种结构槽边厚度大,防腐性能差,保温效果一般,所以近几年开始出现大批树脂电解槽,其主要特点就是槽边厚度薄(是水泥槽的一半左右),防腐性能强,施工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是槽间导电装置的安装宽度被严重压缩,现有的导电装置无法满足安装需求,所以设计一种能满足安装在树脂电解槽的导电装置的需求非常迫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更好的嵌入式电积电解槽间两极四触点导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嵌入式电积电解槽间两极四触点导电装置,主要包括底部辅导电装置和主导电板,主导电板嵌入在底部辅导电装置内,底部辅导电装置由辅导电铜排和绝缘层组成,若干个辅导电铜排嵌入在绝缘层两条长边的凸棱上,成为一体式结构,主导电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台接触面。所述底部辅导电装置的两端短边处设有凹凸相间状结构,凸起部分为定位条,凹槽部分为排液槽。
所述辅导电铜排的导电接触面两侧设有绝缘保护层,辅导电铜排为整体式,其导电接触面的部分伸出绝缘层外,其余部分埋于绝缘层内。
所述凸台接触面通过冲压成型,凸台接触面的顶端与辅导电铜排接触面顶端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成功解决了电解槽槽间安装宽度不足的难题;辅导电铜排导电接触面两侧的绝缘保护层结构,有效降低了阴、阳极短路的概率;提高了极板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部辅导电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主导电板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凸棱1,底部辅导电装置2,主导电板3,辅导电铜排4,绝缘层5,定位条6,排液槽7,绝缘保护层8,凸台接触面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嵌入式电积电解槽间两极四触点导电装置,主要包括底部辅导电装置2和主导电板3,主导电板3嵌入在底部辅导电装置2内,形成双层叠加的结构形式,底部辅导电装置2由辅导电铜排4和绝缘层5组成,若干个辅导电铜排4嵌入在绝缘层5两条长边的凸棱1上,成为一体式结构,辅导电铜排4的导电接触面两侧设有绝缘保护层8,可有效避免因阴、阳极极板接触而造成的短路现象,辅导电铜排4为整体式,其导电接触面的部分伸出绝缘层5外,其余部分埋于绝缘层5内。底部辅导电装置2的两端短边处设有凹凸相间状结构,凸起部分为定位条6,凹槽部分为排液槽7,可保证主导电板3在安装后不会发生移动,保证了导电装置的定位精度,同时又保证了清洗液可有效排空。主导电板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台接触面。凸台接触面9通过冲压成型,凸台接触面9的顶端与辅导电铜排4接触面顶端的高度相同。
主导电板3和底部辅导电装置2的导电接触面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其中底部辅导电装置2的接触面在外侧,主导电板3的接触面在内侧;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出料型矿浆电解铅装置
- 下一篇:掠角反应沉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