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7109.2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51907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喷墨打印机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喷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在负压控制方面主要有三种方式:海绵控制负压、墨水阀控制负压、进气阀控制负压。其中进气阀控制负压是通过控制进气来控制墨盒内部的气压。目前墨盒中应用的进气阀,在注墨状态下,进气阀与墨水腔连通的阀孔位于墨水腔的中部或者底部,导致墨水进入阀腔内部。因为进气阀并非墨水流路,进入阀腔内部的墨水可能不能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消耗,导致残墨量增大。在墨盒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化,在阀腔内部的墨水可能会沿进气阀和进气通道进入进气孔,甚至会从进气孔渗出墨水,残墨量增大的同时污损打印机或台面、弄脏使用者双手或衣服、污染环境。
图1为现有技术的墨盒整体示意图,图2和图3是现有技术的墨盒中主壳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墨盒5具有进气阀51、墨水供应口52、主壳体53、芯片54、进气孔55、注墨口56。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气阀51中具有阀腔511,进气阀51与进气通道551相连通的第一阀孔512,进气阀51与墨水腔531相连通的第二阀孔513。在注墨状态下,即注墨口56朝上的状态下,第二阀孔513位于阀腔511的底部,位于墨水腔531的中部或者底部,导致在注墨过程中,墨水会进入阀腔511内部。因为进气阀51并非墨水流路,进入阀腔511内部的墨水可能不能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消耗,导致残墨量增大。在墨盒5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剧烈变化时,在阀腔511内部的墨水可能会沿第一阀孔512和进气通道551进入进气孔55,甚至会从进气孔55中渗出墨水,残墨量增大的同时会污损打印机或台面、弄脏使用者双手、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以解决现有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在注墨过程中的容易渗出墨水而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进气阀、主壳体、进气孔、进气通道和注墨口,所述进气阀包括阀腔,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墨水腔,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阀中具有与所述墨水腔相连通的防墨通道,在墨盒注墨状态下,所述防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墨水腔的最上端。
所述进气阀还包括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一阀孔;所述防墨通道包括: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和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与所述墨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于所述阀腔的底部。
所述墨水腔包括一个或多个腔,在注墨状态下,所述防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墨水最后填满的墨水腔的最上端。
在注墨状态下,所述第二阀孔位于墨水最后填满的腔室的最上端。
所述墨水腔包括依次填充墨水的第一墨水腔、第二墨水腔和第三墨水腔,在注墨状态下,所述防墨通道中的第二阀孔、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三墨水腔的最上端。
所述进气阀还包括:阀膜、阀盖和阀薄膜,所述阀薄膜密封所述阀盖、防墨通道和第一阀孔。
所述第二阀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位于阀腔壁面的周围且沿阀腔壁面圆周分布。
所述墨盒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防墨通道位于所述进气阀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以下。
所述墨盒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防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进气阀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进气阀中具有与所述墨水腔相连通的防墨通道,在墨盒注墨状态下,所述防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墨水腔的最上端,在注墨状态下,防墨通道的一部分位于墨水最后填满的墨水腔的最上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防止在注墨过程中墨水进入阀腔内部,减少残墨量。其次,在墨盒使用状态下,防墨通道位于进气阀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以下,可以使在墨盒使用过程中进入阀腔内部的墨水回流至墨水腔中。因随着墨水的消耗,墨水腔内部的墨水逐渐减少,当墨水面在小于防墨通道的时候,在墨水腔内部的负压作用力下,阀腔内部墨水会回流至墨水腔中,会随墨水一起被消耗,减少墨盒中的残墨量。进一步的,第二阀孔和第二连通孔沿阀腔壁面圆周分布,可以减小焊膜的尺寸,减少物料消耗,节约成本。最后,在墨盒使用状态下,防墨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进气阀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以上,可以避免在墨盒使用过程中墨水进入到阀腔内部,减少残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墨盒整体示意图。
图2和图3是现有技术的墨盒中主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墨盒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墨盒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主壳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氧气雾化器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供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