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用齿轮传动中的游隙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6585.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姜超;谈文静;董海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齿轮 传动 中的 游隙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部件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车床用齿轮传动中的游隙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床等的动力传递中,往往需要用到齿轮传动,齿轮间的配合不当会出现过度磨损或降低传动精度的情况。现有的齿轮传动中电机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进行传动,由于从动齿轮与电机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电机齿轮的正反转始终都是与从动齿轮的一个齿的两个面接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因为磨损导致正反两个方向运动时产生间隙,从而导致齿轮的传动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用齿轮传动中的游隙调整结构,其能够实现车床中电机齿轮正反转过程中电机齿轮与从动轮之间因磨损产生间隙的问题,提高齿轮传动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床用齿轮传动中的游隙调整结构,包括丝杠、电机齿轮,所述丝杠上设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上设有可活动调节的相同型号的副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位于电机齿轮同一齿槽内的轮齿分别与齿槽内的两个面压紧接触。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副齿轮通过腰形孔和螺栓与主齿轮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从动轮设为相同的主齿轮和副齿轮,并且将主齿轮和副齿轮位于电机齿轮同一齿槽内的齿分别与齿槽内的两个面压紧接触,从而实现电机正反转过程中分别通过主齿轮、副齿轮来实现动力的传递,避免了原有正反转过程中使用同一齿磨损后出现间隙的情况,提高了传动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螺栓;2、丝杠;3、主齿轮;4、副齿轮;5、电机齿轮;6、电机;7、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车床用齿轮传动中的游隙调整结构,包括丝杠2、电机齿轮5,所述丝杠2上设有主齿轮3,所述主齿轮3上设有通过腰形孔7和螺栓1固定连接,主齿轮3与副齿轮4位于电机齿轮5同一齿槽内的轮齿分别与齿槽内的两个面压紧接触。
由图2及图3可知,主齿轮3安装于丝杠2上,主齿轮3与副齿轮4的同一齿错开一定角度,使得主齿轮3与副齿轮4的轮齿分别与电机齿轮5同一齿槽内的两个面分别压紧接触,并通过螺栓1和腰形孔7将副齿轮4安装于主齿轮3上。安装完成后,电机齿轮5正反转时,分别带动主齿轮3、副齿轮4,从而避免原结构中电机齿轮5正反转时始终与主齿轮3、副齿轮4的同一齿接触易磨损造成缝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磨损后,可通过调节螺栓7来再次实现主齿轮3、副齿轮4与电机齿轮5齿槽中不同侧面的紧密接触,从而避免齿轮之间游隙对传递精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6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拧紧吊顶筋膨胀螺栓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单向棘轮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