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液压系统故障的液压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5426.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军;唐建;何晓辉;周建钊;蔡凯骏;柴凯;黄杰;王强;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液压 系统故障 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液压系统故障的液压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是目前各种机械装备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系统,也是各种机械装备故障常发和多发系统,液压系统故障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工作,而且往往决定着整台机械装备的运行状态。
液压系统元件和管路堵塞、气穴、泄漏和冲击等是液压系统工作中最常见的典型故障形式。由于液压系统故障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实际中往往只能测量到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时的信号,而难以获取液压系统各种典型故障信息,故障信号的获取已成为目前机械装备、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开发、研究和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模拟液压系统中泄漏、堵塞、气穴、冲击等多种故障信号而提供的一种模拟液压系统故障的液压诊断装置,为液压系统提供各种典型故障信号,以便对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和开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液压装置,主要由油缸、换向阀、油箱、第一堵塞诊断油路、第二堵塞诊断油路、回油管路、进油管路、气穴检测支路和液压泵,所述第一堵塞诊断油路和第二堵塞诊断油路一端分别与油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换向阀的对应端连接,所述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换向阀对应端连接,另一端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液压泵与进油管路相连;为模拟连接在油缸上油路的堵塞,在所述第一堵塞诊断油路和第二堵塞诊断油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堵塞控制阀和第二堵塞控制阀;为模拟油路上可能出现的气泡,设置所述气穴检测支路,该气穴检测支路一端与进油管路相连,一端与空气连通。
为模拟泄露故障,在第二堵塞诊断油路上并联有由泄露油管和泄露控制阀串联形成的泄露检测支路。
进一步地,所述气穴检测支路上设有气穴控制阀。
进一步地,为模拟进油管路的堵塞,所述进油管路上且位于液压泵下方设有第三堵塞控制阀和吸滤器,所述气穴检测支路位于吸滤器和液压泵之间。
为模拟油缸活塞运动受阻,在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紧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堵塞诊断油路上且位于第二堵塞控制阀右侧设有流量计和单项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之间并联有安全溢出油路,所述安全溢出油路上设有压力表和电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功能多样,高度集成了液压系统常见的典型故障,既可以进行液压系统单一故障测量,也可以进行液压系统两种或三种复合故障的测量。
(2)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泄露控制阀的阀口开度,实现液压系统中泄漏故障及泄漏严重程度的测量。
(3)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气穴控制阀调节吸入的空气量,实现液压泵气穴故障及气穴故障严重程度的测量。
(4)本实用新型利用三个堵塞控制阀及控制其阀开口大小,分别实现吸滤器堵塞故障、工作进油路和排油路的三个堵塞故障的测量。
(5)利用在液压缸上升行程的卡紧套,实现液压机械卡紧进行液压系统冲击故障测量。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其中
1、油缸;2、换向阀;3、油箱;4、第一堵塞诊断油路;5、第二堵塞诊断油路;6、进油管路;7、回油管路;8、泄露油管;9、气穴检测支路;10、安全溢出油路;11、卡紧套;41、第一堵塞控制阀;51、第二堵塞控制阀;52、流量计;53、单向控制阀;61、第三堵塞控制阀;62、液压泵;63、吸滤器;81、泄露控制阀;91、气穴控制阀; 101、压力表;102、电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液压系统故障的液压诊断装置,具有油缸1、换向阀2、油箱3、第一堵塞诊断油路4、第二堵塞诊断油路5、进油管路6和回油管路7。第一堵塞诊断油路4和第二堵塞诊断油路5的一端分别与油缸上的进油口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换向阀2对应连接;进油管路6和回油管路7的一端分别与换向阀2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油箱3相连通,并伸入油箱3的底端。在进油管路6上串联有吸滤器63和液压泵62。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阀2采用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5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