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5098.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姜丽;吴育涛;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4 | 分类号: | B21D4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7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产品 脱模 变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壁产品的折弯冲压成型过程中,为使折弯后的产品尺寸更加稳定,也为方便调整产品折弯角度,通常将折弯模具中的脱模装置做成闭死结构,这样使脱模装置不仅具有脱模功能,还具有整形功能,但是,这样的脱模装置在脱模时存在结构干涉的问题,如图1所示,脱模时,冲床带动脱料板1向上运动,同时上模脱料件6在上模弹簧7的弹力的推动下向下运动,如图1中向下的箭头所示,而此时下模压料件8在下模弹件11的弹力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如图1中向上的箭头所示,由于上模脱料件与下模压料件恰好是错开的,向下运动的上模脱料件与向上运动的下模压料件形成剪切力作用在产品上,这样容易导致产品弯角下塌,严重时会造成产品严重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伤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包括脱料板和下模板,所述脱料板内置有上模固定件和上模脱料件,所述下模板内置有下模压料件和与所述上模固定件配合用于折弯产品的下模固定件,所述上模脱料件设有可推动所述上模脱料件朝折弯产品方向运动的上模弹簧,所述下模压料件设有可推动所述下模压料件朝折弯产品方向运动的下模弹件,所述下模固定件内置有可在所述下模固定件内滑动的弹性顶件,脱模时,弹性顶件与下模压料件均朝折弯产品方向运动,且弹性顶件抵顶住上模脱料件以防止上模脱料件朝折弯产品方向运动。
其中,还包括有用于抵顶所述上模弹簧的脱模背板和用于固定所述下模板的下模座,所述脱模背板设于所述脱料板的背侧,所述弹性顶件与所述下模弹件均设于所述下模座内。
其中,所述下模板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有下垫板。
其中,所述弹性顶件包括依次滑动穿设于所述下垫板、所述下模固定件的第一顶杆和推动所述第一顶杆运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内置于所述下模座。
其中,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抵顶所述上模脱料件,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设有卡持于所述下垫板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抵顶所述第一弹簧。
其中,所述下模弹件包括依次滑动穿设于所述下垫板、所述下模压料件的第二顶杆和推动所述第二顶杆运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内置于所述下模座。
其中,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抵顶所述下模压料件,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设有卡持于所述下垫板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抵顶所述第二弹簧。
其中,所述弹性顶件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脱模时,上模固定件向上运动松开与下模固定件夹持的折弯后的产品,然后下模压料件在下模弹件的抵顶作用下向上运动以使产品与下模固定件脱离,同时弹性顶件也向上运动并且抵顶住上模脱料件以防止上模脱料件向下运动,这样就能防止下模压料件向上运动时与上模脱料件形成剪切力,进而可以防止产品变形,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包括有:
脱料板1、下模板2、脱模背板3、下模座4、下垫板5、上模脱料件6、上模弹簧7、下模压料件8、下模固定件9;
弹性顶件10、第一顶杆100、第一弹簧101、第一限位凸台102;
下模弹件11、第二顶杆110、第二弹簧111、第二限位凸台112;
产品1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薄壁产品脱模变形的脱模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脱料板1和下模板2,所述脱料板1内置有上模固定件和上模脱料件6,所述下模板2内置有下模压料件8和与所述上模固定件配合用于折弯产品的下模固定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5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