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4898.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代顺;曹建林;陈微微;温建立;唐洪焱;王茜;唐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洪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吸痰防喷 气囊 双声 门下 吸引 气管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引痰的气管套管,是单气囊单充气管或双气囊双充气和带单声门下吸管的结构,同时未设置吸管开关,吸痰时容易发生痰液喷射而污染医护人员,同时单声门下吸痰存在吸痰不充分。为了克服以上缺陷,特设计了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与传统的相比其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实现在使用时防止发生痰液喷射,污染医护人员,为达到这一目的设置了双气囊,双吸痰管双层吸痰孔,还设了抽痰管开关。
该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在:气管外套管、第一吸痰管、第二吸痰管、内衬管、第一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外插抽痰管、插管开关、软盖帽、盖帽软管插孔、第一吸痰管末端吸痰孔、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第一充气管末端充气孔、第二充气管末端充气孔。气管体由气管外套管和内衬管两层构成,气管外套管套在内衬管的外圆周上,两层管壁之间有间隙供第一吸痰管和第二吸痰管两根吸痰管和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两根充气管插入,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一端露在气管外套管管壁外,另一端分别插在第一吸气管末端吸痰孔处、第二吸气管末端吸痰孔处,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分别与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连接相通,以备为气管外套管与气管壁之间的气囊充气,在气管体的外端管壁上设有外插抽痰管,外插抽痰管管口的下方设有插管开关,管口的顶端口嵌合有软盖帽,软盖帽中心设有软管插孔,第一吸痰管末端吸痰孔和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开设在气管体的外管壁上,第一吸痰管末端开口于第一充气囊下方,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开口于第二充气囊下方。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吸痰时能有效的防止患者发生痰液喷射,污染医护人员,同时双层气囊交替吸痰,吸得更干净,也可尽量减少痰液下流;另外可在吸痰时保证气道处于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外套管、1.1-第一吸痰管、1.2-第二吸痰管、1.3-第一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4-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2-内衬管、2.1-第一充气管、2.2-第二充气管、2.3-第一充气囊、2.4-第二充气囊、3-外插抽痰管、3.1-插管开关、3.2-软盖帽、3.3-盖帽软管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说明如下:该可密闭式吸痰防喷的双气囊双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气管外套管1、第一吸痰管1.1、第二吸痰管1.2、第一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3、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4、内衬管2、第一充气管2.1、第二充气管2.2、第一充气囊2.3、第二充气囊2.4、外插抽痰管3、插管开关3.1、软盖帽3.2、盖帽软管插孔3.3,气管体由气管外套管1和内衬管2两层构成,气管外套管1套在内衬管2的外圆周上,两层管壁之间有间隙供两根吸气管和两根充气管插入,第一吸痰管1.1和第二吸痰管1.2一端露在气管外套管1管壁外,另一端分别插在第一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3和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4处,第一充气管2.1和第二充气管2.2分别与第一充气囊2.3和第二充气囊2.4连接,以作为气管外套管1与气管壁之间的气囊充气,便于气管内痰液集中抽吸,在气管体的外端管壁上设有外插抽痰管3,外插抽痰管3管口的下方设有插管开关3.1,管口的顶端口嵌合有软盖帽3.2,软盖帽中心设有软管插孔3.3。第一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3和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1.4开设在气管体的外管壁上,第一吸痰管末端开口于第一充气囊2.3下方,第二吸痰管末端吸痰孔开口于第二充气囊2.4下方,以便于充气囊交替充气阻挡痰液集中于气囊上方使吸痰时更加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洪波;,未经唐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4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外科用多功能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输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