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2050.8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跞;廖州宝;赖磊捷;扈响明;徐培麒;张根雷;张伟;李法设;田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自适应 安全 防护 机器人 装置 | ||
1.一种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吸附在壁面上,与防坠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包含:远离所述壁面的顶层面和靠近所述壁面的底层面;
驱动轮行走机构,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层面上;
两个支撑自适应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框体两侧,与所述驱动轮行走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垂直;
吸附单元,吸附在所述壁面上,固定在所述底层面上;以及
回转防坠机构,与所述框体的顶层面旋转连接,与所述防坠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吸附单元数量为三个,一个固定在所述驱动轮行走机构朝向所述壁面一侧,另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轮行走机构两侧,与所述驱动轮行走机构在同一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轮行走机构,还具有:
减速机,数量为两个,设置在所述底层面,所述框体的两侧;
主动轮,数量为两个,与所述减速机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两侧,与所述减速机相连接;以及
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层面,与两个所述减速机分别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撑自适应机构,还具有:
轮支架,设置在所述框体一侧,与所述驱动轮行走机构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中间包含插孔;
至少一个导柱,一端固定在所述轮支架上;
万向轮安装板,与所述导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中间包含插孔;
万向轮,与所述万向轮安装板活动连接,朝向所述壁面方向设置;
至少一个弹簧,与所述导柱一一对应,套装在所述导柱上;以及
调节螺丝,插入所述轮支架的插孔中,调节所述弹簧的松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回转防坠机构,还具有:
回旋底座,固定在所述顶层面上;
轴承,呈圆环状,固定在所述回旋底座上;以及
吊环,与所述防坠器相连接,
所述吊环的轴端嵌入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吊环通过所述轴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支架,固定在所述顶层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回转防坠机构与所述辅助支架旋转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吸附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主动轮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吸附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万向轮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自适应安全防护爬壁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导柱,数量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20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合型自行车锁
- 下一篇:基于单橡胶垫配合多支架的汽车塑料件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