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漆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799.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银;沈少魁;钱锡英;沈永良;薛菊明;林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特别是一种耐高温漆包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作水平的提高,漆包线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漆包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但是现有的漆包线结构中包含有很多漆层,各个漆层结构都是由很多的单层构成,但是每个单层结构的厚度不均,从而导致现有的漆包线结构普遍存在性能不均匀,耐高温性能差、使用寿命短,附着性能差、击穿电压不高,受热不均匀,不适合高速绕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漆包线。通过将构成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设定为统一厚度,从而使得漆包线结构具有性能均匀,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附着性能好、击穿电压高,受热均匀,适合高速绕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漆包线,包括有圆铜线,圆铜线由里至外依次设有改性聚酯漆层、聚酯亚胺漆层、聚酰胺酰亚胺漆层和尼龙漆层;其中改性聚酯漆层由3层改性聚酯单层构成;聚酯亚胺漆层由9层聚酯亚胺单层构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层由8层聚酰胺酰亚胺单层构成;尼龙漆层由4层尼龙单层构成,每一个单层厚度均相同,且厚度为:0.0030-0.0032mm。
前述的耐高温漆包线,所述所述单层厚度为0.003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通过在圆铜线表面上由里至外依次设置改性聚酯漆层、聚酯亚胺漆层、聚酰胺酰亚胺漆层和尼龙漆层,且对构成改性聚酯漆层、聚酯亚胺漆层、聚酰胺酰亚胺漆层以及尼龙漆层的单层层数进行了限定,同时将构成这些漆层的单层厚度设定为相同的数值,当单层厚度为0.0028-0.0032mm时,漆包线结构性能均匀,具有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附着性能好、击穿电压高以及受热均匀等优点;设置有尼龙漆层可以使得漆包线结构适合高速绕线;当限定构成各个漆层的单层的厚度为0.0031mm,漆包线结构的性能最佳,耐高温性能提高了25%,老化速度降低了20%,使用寿命延长了18%,击穿电压(KV)在12.00 以上;而且将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设为相同的数值,从而使得漆包线在生产时,涂漆更加方便,不用经常去调整涂漆设备以改变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从而缩短了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调整时间,提高了漆包线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圆铜线,2-改性聚酯漆层,3-聚酯亚胺漆层,4-聚酰胺酰亚胺漆层,5尼龙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耐高温漆包线,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圆铜线1,圆铜线1由里至外依次设有改性聚酯漆层2、聚酯亚胺漆层3、聚酰胺酰亚胺漆层4和尼龙漆层5;其中改性聚酯漆层2由3层改性聚酯单层构成;聚酯亚胺漆层3由9层聚酯亚胺单层构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层4由8层聚酰胺酰亚胺单层构成,尼龙漆层5由4层尼龙单层构成,每一个单层厚度均相同,且厚度为:0.0030-0.0032mm。
所述所述单层厚度为0.0031mm。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通过在圆铜线1表面上由里至外依次设置改性聚酯漆层2、聚酯亚胺漆层3、聚酰胺酰亚胺漆层4和尼龙漆层5,且对构成改性聚酯漆层2、聚酯亚胺漆层3、聚酰胺酰亚胺漆层4以及尼龙漆层5的单层层数进行了限定,同时将构成这些漆层的单层厚度设定为相同的数值,当单层厚度为0.0028-0.0032mm时,漆包线结构性能均匀,具有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附着性能好、击穿电压高以及受热均匀等优点;设置有尼龙漆层5可以使得漆包线结构适合高速绕线;当限定构成各个漆层的单层的厚度为0.0031mm,漆包线结构的性能最佳,耐高温性能提高了25%,老化速度降低了20%,使用寿命延长了18%,击穿电压(KV)在12.00 以上;而且将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设为相同的数值,从而使得漆包线在生产时,涂漆更加方便,不用经常去调整涂漆设备以改变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从而缩短了各个漆层的单层厚度调整时间,提高了漆包线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丙橡皮绝缘中压耐寒软电缆
- 下一篇:数控机床及其信号传输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