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式排气管接口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786.3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陆健;杜鹏;王洪忠;郎振华;李正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祝辽原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排气管 接口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段式排气管连接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缸发动机应用上,整体排气管无法有效释放工作时的热应力,会引起变形、损坏排气管垫片等故障,从而被分段式排气管取代,即把一个排气管分为若干段,这若干段排气管通过相应的结构连接起来,接口处要保证密封,常见的有两段式排气管和三段式排气管,两段排气管与三段排气管在接口处的密封连接本质上是相同,随着排放法规的实施,对发动机排气管密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之前排气管密封主要是依靠金属高温受热膨胀密封,因此发动机低温时候排气管封气差,泄漏严重。尤其船用发动机使用环境比较特殊,发动机在密闭的发动机仓内,空气流动性差,因此,对发动机的分段式排气管连接处要求严格,要求发动机在高低温工况下尤其是发动机刚启动时候,排气管温度较低,不能产生漏气,排气管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的分段式排气管1是三段式排气管,总共有三个排气管段1-1、1-2和1-3,各个排气管段通过卡箍2连接起来,具体连接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图3是图2在A处的放大图,以其中一个排气管段1-3为例,排气管段1-3有一个接头1-4,还有一个与接头1-4配合的连接头1-5,连接头1-5的一端与接头1-4对接起来,连接头1-5的另一端插在一段波纹管3内,且与波纹管3间隙配合,然后通过卡箍2将接头1-4、连接头1-5和波纹管3紧固在一起,这种结构的主要有三个缺点:
a)排气管接口处密封主要靠接头和波纹管的两金属端面密封。金属端面密封需要卡箍提供很大箍紧力才能保证密封,且金属端面密封受温度影响大,发动机启动时低温下容易漏气。
b)该结构连接波纹管把紧后受共面度和装配等综合应力的影响,波纹管很容易断裂失效。
c)该结构连接方式装配时需要首先将分段式排气管松装到缸盖上,然后将波纹管用卡箍箍紧,最后再将排气管把紧,装配工艺不合理,装配过程繁琐且装配后中间波纹管存在很大应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密封效果好且使用可靠的分段式排气管接口连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式排气管接口连接装置,包括排气管段,所述排气管段上设有一个适合用卡箍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密封面,所述接头内插有一段直管,所述直管上套有一个环状的石墨盘根和与所述石墨盘根相匹配的金属挡圈,所述金属挡圈与所述接头通过卡箍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石墨盘根的一个端面与所述接头的密封面相配合,另一端面相对于所述直管的轴心倾斜一定的角度且与金属挡圈顶靠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挡圈包覆所述石墨盘根,所述金属挡圈的一端设有套在所述接头外周的第一圆管段,另一端设有套在所述直管上的第二圆管段,所述第一圆管段和第二圆管段之间通过一段变径管段连接,所述变径管段与所述石墨盘根的倾斜端面相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将直管、石墨盘根、挡圈和接头紧固到一起,石墨盘根金属挡圈相接触的端面是倾斜的,受力挤压时能同时产生径向的力和轴向的力,由于石墨盘根的性质决定,石墨盘根受力挤压变形后与各个泄漏面接触形成密封面从而达到封气的作用,从而使石墨盘根与接头和直管之间的密封良好,提高了密封效果,石墨盘根密封性能受气温的影响小,所需密封压力较金属密封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分段式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分段式排气管接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石墨盘根的截面形状图;
背景技术中的标号:1,分段式排气管;1-1,排气管段;1-2,排气管段;1-3,排气管段;1-4,接头;1-5,连接头;2,卡箍;3,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标号:4,排气管段;4-1,接头;5,直管;6,石墨盘根;7,金属挡圈;7-1,第一圆管段,7-2,变径管段;7-3,第二圆管段;8,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