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777.4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樊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晖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玻璃 内部 缺陷 自动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在生产的过程中,玻璃原料熔融后,其中的杂质,比如金属,积炭等熔点高于玻璃熔融温度的物质夹带入玻璃原料中,从而导致生产后的玻璃内部含有粒子、气泡、夹石等杂质。
玻璃内部异物的存在会导致玻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把内部有异物的玻璃加工成钢化玻璃时,由于异物在高温和常温状态下的收缩率等与玻璃不同,因此,玻璃在钢化后,异物的存在会破坏钢化玻璃的力学稳定性,容易造成钢化玻璃的自爆,为使用安全埋下了隐患。
另外,玻璃内部异物的存在也会影响玻璃的外观。
因此,在玻璃生产后对玻璃及时进行检测,排除含有异物的玻璃至关重要,但目前玻璃生产厂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发生漏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对玻璃进行检查 导致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发生漏检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为达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输送带,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沿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加热装置、成像装置和打标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成像装置之间设置有冷却段,所述的机台上还设置有计算机处理系统;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给玻璃板均匀加热,使玻璃板的温度升高;
所述成像装置用于给玻璃板生成相应的温度图像;
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所述成像装置所生成的玻璃板的温度图像;
所述打标装置用于对被判定为不合格的玻璃板进行区别,并在玻璃板上做标记。
优选地,所述成像装置是红外热像仪。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外罩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罩内的若干根加热棒。
优选地,玻璃板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经过所述冷却段到达成像装置时,玻璃板的温度需高于外界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打标装置为气动丝印机。
优选地,所述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含有若干个红外热像仪,若干个所述的红外热像仪均匀设置,并对分别对玻璃板的 各个部分进行成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面玻璃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启动权利上述的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步骤2:把玻璃板平放到输送带上,玻璃板被输送到加热装置时,所述输送带停止输送5-15s,所述加热装置对玻璃板进行均匀加热;
步骤3:加热后的玻璃板经所述输送带继续输送经过所述冷却段时,进行自然冷却,经所述冷却段准却后的玻璃板温度高于外界温度;
步骤4:所述成像装置对玻璃板进行拍摄,生成玻璃板相应的温度图像;
步骤5:所述计算机处理系统对上述的温度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当发现图像中某一位置的温度明显高于或低于其它区域的温度时,判定该玻璃板的内部存在缺陷并发出指令给所述打标装置,所述打标装置在玻璃板上进行打标记,从而实现对有内部缺陷的玻璃板进行区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平面玻璃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输送带,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沿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加热装置、成像装置和打标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成像装置之间设置有冷却段,所述的机台上还设置有计算机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成像装置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当玻璃板的内部含有NiS或者气泡等缺陷时, 玻璃板在被加热装置均匀加热后,经过冷却段进行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由于缺陷处的降温的速度与无缺陷处的不同,因此缺陷处的温度便会与玻璃板其它地方的不同,这样玻璃板在经成像装置生成关于玻璃板的温度图像时,缺陷处的颜色也会与其它地方的不同,经过计算机处理系统对温度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后便可以判断出有缺陷的玻璃板,整个检测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因此检测效率高、漏检率低,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平面玻璃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晖,未经樊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相色谱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水热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