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单元组合式冷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650.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组合式 冷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单元组合式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客户对零部件在节能、高效、环保、廉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散热器行业也在各方面各尽所能,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不同的散热单元整合在一个框架内成为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整合的程度越高,成本投入越少,批量化生产程度更高,产品互换性提高,功率有效利用率随之升高。现有的组合散热器一般为简单拼装式,整合程度低,散热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散热效率高的多单元组合式冷却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单元组合式冷却模块,包括水散热器散热单元、中冷器散热单元、油散热器散热单元、冷凝器散热单元和箱体,在一个总框架上并列设置一个或多个水散热器散热单元、一个或多个中冷器散热单元、一个或多个油散热器散热单元、一个或多个冷凝器散热单元,总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多腔体的箱体,各同类的散热单元将上、下箱体中对应的腔体相连,形成各自介质的循环回路;同类散热单元对应的腔体上设有一个与主机相连的接口。
进一步的,箱体内部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为多个单独的腔体,每个腔体设有一个或多个与散热单元相连的接口。
进一步的,水散热器散热单元、中冷器散热单元、油散热器散热单元安装在总框架的前面,冷凝器散热单元安装在总框架的背面。
进一步的,同一排的相邻散热单元之间的间隙为10~30mm。
更进一步的,在一个总框架上并列设置三个水散热器散热单元、两个中冷器散热单元、一个油散热器散热单元、两个冷凝器散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总框架上并列设置一个或多个水散热器散热单元、一个或多个中冷器散热单元、一个或多个油散热器散热单元、一个或多个冷凝器散热单元,总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多腔体的箱体,各同类的散热单元将上、下箱体中对应的腔体相连,形成各自介质的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大型发电机组,根据设备的性能要求组合不同规格、数量的散热单元,多散热单元的整合,减小了散热器的占用空间,提高整体耐压的同时,散热效率得到提升;同样的散热单元使用同样的芯体结构,因此减少了模具的投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产品在总框架下安装,操作更加简单,互换性更高;多散热单元整合在同一个框架下,适用于批量生产,减少投入大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的立体图、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中冷器散热单元2、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冷凝器散热单元4和箱体5,由多个散热单元根据整体布局和要求进行拼装组合而成,在一个总框架上根据整机的需求并列设置一个或多个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一个或多个中冷器散热单元2、一个或多个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一个或多个冷凝器散热单元4。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中冷器散热单元2、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安装在总框架的前面,在同一排并列设置,同一排相邻散热单元之间的间隙为10~30mm;冷凝器散热单元4安装在总框架的背面。总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多腔体的箱体5,箱体5内部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上下箱体内部分割为多个单独的腔体501、502、503、501′、502′、503′,用于盛放不同的散热介质。各同类的散热单元将上、下箱体中对应的腔体相连,形成各自介质的循环回路。每个腔体设有一个或多个与散热单元相连的接口,在上下箱体的同一侧,同类散热单元对应的腔体上设有一个与主机相连的接口510、520、530、511、521、531。
本实施例在一个总框架上并列设置了三个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两个中冷器散热单元2、一个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两个冷凝器散热单元4,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中冷器散热单元2、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安装在总框架的前面,冷凝器散热单元4安装在总框架的背面。上面箱体上的腔体501、502、503和下面箱体上的腔体501′、502′、503′设有与各散热单元相连的接口,腔体501、501′设有与水散热器散热单元Ⅰ102、水散热器散热单元Ⅱ103、水散热器散热单元Ⅲ104连接的接口512、513、514、515、516、517,腔体502、502′设有与中冷器散热单元Ⅰ202、中冷器散热单元Ⅱ203连接的接口522、523、524、525,腔体503、503′设有与油散热器散热单元Ⅰ302连接的接口532、533。腔体501与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连接,用于盛放冷却液,作为水室。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的水散热器散热单元Ⅰ102、水散热器散热单元Ⅱ103、水散热器散热单元Ⅲ104三个单元,设有与腔体501连接的进、出水管,在上、下水室上设有与框架连接的连接板,每个水散热器的各单元之间、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与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之间的间隙均设为10~30mm。循环回路如下:通过发电机组并携带热量的冷却液通过总进水接口510进入腔体501,冷却液在腔体501内分流,分别通过腔体501与水散热器散热单元1连接的分流管接口512、513、514进入各自的水散热器散热单元进行散热,然后经过水散热器散热单元与下部腔体的接口515、516、517进入框架下部的腔体501′,从总出水管接口511进入发电机组,对其散热。腔体502与中冷器散热单元2连接,用于盛放气体,作为气室。中冷器散热单元2的中冷器散热单元Ⅰ202、中冷器散热单元Ⅱ203设有与腔体502连接的进、出气管,在上、下水室上设有与框架连接的连接板,每个中冷器的各单元之间、中冷器散热单元2与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之间的间隙均设为10~30mm。经过涡轮增压的气体通过腔体上的总进气管接口520进入腔体502,相当于总气室,经过分流通过分流管接口522、523进入中冷器散热单元Ⅰ202、中冷器散热单元Ⅱ203进行散热,经过出气管与下部腔体的接口524、525进行集流,进入腔体502′,从总出气管接口521进入发动机。腔体503与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连接,作为油室。油散热器散热单元3的油散热器散热单元Ⅰ302设有与腔体503连接的进、出油管,在上下油室上设有与框架连接的连接板,油散热器散热单元Ⅰ302与其他散热单元之间的间隙设为10~30mm。经过减速器的冷却油通过总进油管接口530进入腔体503,经接口532进入油散热器散热单元Ⅰ302对冷却油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油经接口533进入腔体503′,从总出油管接口531进入减速器。两个冷凝器散热单元4安装在框架的背面,每个冷凝器散热器上设有与框架连接的连接板。整个总框架包含了不同介质的多条循环回路,在同一个冷却模块的总框架下实现了给不同部件散热的作用,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爆竹引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子筛速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