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圆管的加工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0889.8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钦;宋世宇;龚成万;官伟;杨锦彬;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盈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5 | 代理人: | 陈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圆管 加工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圆管的加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薄壁圆管,一般指壁厚0.6mm以下的不锈钢直管,其材质轻薄、刚性差、强度低,在对该类零件的圆周面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装夹定位以满足加工需求。
尤其当采用激光切割工艺对该类零件进行加工时,由于激光切割是由高能激光束通过聚焦透镜组聚焦在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成一个个细微的、高能量密度的光斑,每一个高能量的光斑瞬时会把零件表面溅射出一个极微细的孔,从而实现切割,但同时,光斑的周围会因为金属熔化或汽化而产生堆积物,影响到切割质量,因此,通常会设置与激光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在切割的同时由切割头喷出,将熔化或汽化的材料由切口的底部吹出。如果没有对被加工的薄壁圆管类零件进行装夹支撑或者支撑面积不足,往往会因为高压气体的作用而使零件发生翘曲等不良现象,对零件的加工定位精度及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一般的三爪卡盘装夹定位方式,一方面受到薄壁圆管类零件材质特点的限制,容易使零件产生不规则变形,另一方面对零件的装夹支撑面积不够,而容易在采用激光切割工艺时造成零件翘曲,因此无法满足该类零件精密加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薄壁圆管的加工定位装置,能够满足精密加工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壁圆管的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心轴、固定于心轴一端的第一定位板、及安装于心轴另一端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的相对侧设置有孔径相对应的支撑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套设于心轴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心轴与第一定位板的配合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定位夹紧套及锁紧螺母安装在心轴上,第二定位板沿轴心开设有内锥孔,定位夹紧套设置有与所述内锥孔相配合的外锥面,锁紧螺母与定位夹紧套外侧的心轴外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心轴与第二定位板的配合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心轴与第一定位板的配合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还可以通过定位夹紧套及锁紧螺母安装在心轴上,第一定位板沿轴心开设有内锥孔,定位夹紧套设置有与所述内锥孔相配合的外锥面,锁紧螺母与定位夹紧套外侧的心轴外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定位夹紧套及锁紧螺母安装在心轴上,第二定位板沿轴心开设有内锥孔,定位夹紧套设置有与所述内锥孔相配合的外锥面,锁紧螺母与定位夹紧套外侧的心轴外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心轴与第二定位板的配合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包括多个不同孔径的环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心轴两端的定位板上设置支撑环,对相应孔径的薄壁圆管进行套装定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有效降低薄壁圆管在装夹固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变形,提高工件加工良品率;尤其在高能激光加工过程中,能够对被加工工件进行支撑固定,使被加工工件不会因激光加工过程中高压气体的冲击而发生翘曲等不良现象,提高了被加工工件的定位精度和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定位装置第二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定位装置定位夹紧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定位装置与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心轴1、固定于心轴1一端的第一定位板2、及安装于心轴1另一端的第二定位板3,第一定位板2与第二定位板3的相对侧设置有孔径相对应的支撑环4,将薄壁圆管5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定位板的支撑环4上来实现定位。
第一定位板2套设于心轴1上,并通过锁紧螺钉6加以固定。心轴1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7,第一定位板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凸台7相抵靠,以进一步保证第一定位板2端面与心轴1垂直,从而保证薄壁圆管5与心轴1的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0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