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榨油机的榨膛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47905.8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7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30B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尤其是榨油机的榨膛。
背景技术
榨膛横截面为六边形的榨油机较好地改善了榨油过程中被榨压的物品随着榨杆旋转的问题,提高了榨油效率。但同时也使得被榨压的物品在榨膛里移动时阻力增大,导致驱动电机输出功率升高的现象,而且排渣状况受到影响,榨膛里残留油料也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可以保持较高榨油效率、同时排渣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的榨油机的榨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榨油机的榨膛,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料段和榨油段,榨油段的端部设有出渣口、底部设有出油口,所述榨油段内腔截面形状为八边形,所述出渣口为带有缺口槽的圆柱形,所述缺口槽与所述榨油段内腔各棱边对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段内腔底面为弧形表面,且该弧形表面与所述榨油段内腔底面基本平齐;所述进料段与榨油段八边形内腔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榨膛内腔横截面为八变形,既保持了适当的阻力,又顾及了排渣流畅彻底,并且使得八边形内腔与圆形出渣口的过渡 更加顺畅、自然,出渣口上设置的与榨膛内腔棱边对应的缺口槽,方便残渣的排出,极好地改善了排渣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渣口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榨油机的榨膛,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料段1和榨油段2,榨油段2的端部设有出渣口21、底部设有出油口22,所述榨油段2内腔截面形状为八边形,所述出渣口21为带有缺口槽23的圆柱形,所述缺口槽23与所述榨油段2内腔各棱边对应。八边形的榨膛内腔,既保持了适当的阻力,又顾及了排渣流畅彻底,并且使得八边形内腔与圆形出渣口的过渡更加顺畅、自然,出渣口上设置的与榨膛内腔棱边对应的缺口槽,方便残渣的排出,极好地改善了排渣顺畅性。
另外,所述进料段1内腔底面12为弧形表面,且该弧形表面与所述榨油段2内腔底面基本平齐。相对于六边形而言,榨油段内腔底面与进料段内腔的弧形底面结合处会更加顺畅,更加平坦,极好地改善残留油料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段1与榨油段2八边形内腔通过斜面11过渡连接,可以保证榨膛内部通道尽量大的同时,还可以减小物品在进料段内的 移动阻力,进一步减少残留油料。
采用上述方案后,榨油机的排渣顺畅性得到改善,物料在榨膛里移动的顺畅性也得到改善,而且残留油料会减少,降低被卡堵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7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压力机过载保护平衡系统
- 下一篇:汽车顶棚生产线浮动针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