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7110.7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峰;马晔;杨宇;宋春霞;张理轻;高秦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陈士骞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海大桥 基础 无人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跨海大桥主墩基础处于深水激流环境中,潜水员下水作业非常危险,且费用昂贵,由于海水流速快,水下机器人也无法实现水中桩基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用以实现跨海大桥主墩基础的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包括:升降装置、可升降检测平台、钢丝绳和配重箱,其中:
升降装置固定设置在桥体上,并通过保险绳索与桥体连接;钢丝绳共有3条,配重箱与其中2条钢丝绳相连,配重箱放至海底后通过防浪涌锚钉固定,该2条钢丝绳连接在升降装置与配重箱之间,该2条钢丝绳穿过可升降检测平台上的孔形成可升降检测平台的升降轨道,该3条钢丝绳中的另一条钢丝绳与可升降检测平台的中间位置相连,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可升降检测平台沿着该2条钢丝绳形成的轨道上升或下降;
其中,升降装置包括卷扬机主机架、卷扬机、卷扬机配重台、卷扬机主动力轮和钢丝绳导向滑轮,卷扬机配重台用于固定卷扬机主机架;卷扬机和卷扬机主动力轮设置在卷扬机主机架上部,钢丝绳导向滑轮设置在卷扬机主 机架的下部,卷扬机与卷扬机主动力轮相连,用于驱动卷扬机主动力轮并带动钢丝绳导向滑轮实现与钢丝绳的相连的可升降检测平台上升或下降。
较佳的,所述可升降检测平台的穿过该2条钢丝绳的孔处设置有爬索导向滑轮组。
较佳的,所述配重箱为带盖配重箱。
较佳的,所述配重箱中的配种块为铅块。
较佳的,所述卷扬机主机架通过吊环固定在卷扬机配重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利用升降装置将配重箱用钢丝绳下放至海底,配重箱连接防潮涌锚钉,这样升降装置中另外两根钢丝绳就可以形成检测装备升降检测平台的轨道,通过升降装置上下移动检测平台来实现对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检测工作,实现深水激流环境无人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的侧面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卷扬机主机架 1、卷扬机 2、卷扬机配重台 3、卷扬机主动力轮 4和钢丝绳导向滑轮 5、钢丝绳 6、配重箱 7、配重块 8、防浪涌锚钉 9、爬索导向滑轮组 10、可升降检测平台 11、吊环 12、保险绳索 13、升降装置 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的正面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的侧面结构图。如图所示,该跨海大桥主墩基础无人检测设备包括:升降装置14、可升降检测平台11、钢丝绳6和配重箱7,其中:
升降装置14固定设置在桥体上,并通过保险绳索13与桥体连接;钢丝绳6共有3条,配重箱与其中2条钢丝绳相连,配重箱放至海底后通过防浪涌锚钉9固定,该2条钢丝绳连接在升降装置与配重箱之间,该2条钢丝绳穿过可升降检测平台(其上设置有检测仪器探头仓)上的孔形成可升降检测平台的升降轨道,该3条钢丝绳中的另一条钢丝绳与可升降检测平台的中间位置相连,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可升降检测平台沿着该2条钢丝绳形成的轨道上升或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7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多用铁锨
- 下一篇: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及封闭式地下防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