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盘结构及包含其的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6589.2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骆俊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俊玮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结 包含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浮盘结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油水分离装置,且具有导角设计的导引凸块与引道以提升抽取油层效率的浮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与环保意识抬头,油水分离已是现代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因着使用过的油水混合溶液的一些如滋生细菌、发臭、变质等物理特性,时常会造成环境、机械甚或是回收过程很大的障碍与破坏,传统通常使用滤棉吸收油层后,再将剩下的水层回收使用。然而,由于滤棉不但吸收油层,更吸收大量的水层,导致水层回收比率偏低,且使用后的滤棉液需处理,不但更不环保,且增加制造成本。故近代实务上较常被采用的做法为使用机械帮浦式油水分离机,然而,该油水分离机仅能抽取出大量沉积于下层的该水层而难以有效抽取出废油层,使大部分的该油层始终留在于该油水混合液上层,且此种做法会使抽取出的油水混合液混合呈混浊状,不利做进一步处理,实际使用上并不能有效地分离出干净的回收水。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现有技术的各项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于油水分离机的浮盘结构,其运用流体力学原理产生小水流带动油水混合液,有效使抽出的油水混合液保持清澈,以节省分离处理出干净水层的时间,并更可进一步减缓油水混合液中部分水层与部分油层混和的一混浊溶液与水层相互混合的情况发生,以提升回收的水层的洁净程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浮盘结构包含有一浮盘本体、一入液管、一出液口及多个导引凸块,其中,该入液管设置于该浮盘本体顶侧,该出液口开设于该浮盘本 体的一相对侧且与该入液管相通,该等导引凸块设于该浮盘本体,该浮盘本体放置于一集液槽中,该集液槽用作存放一油水混合液,该油水混合液包含一水层及一油层,且该浮盘本体悬浮于该油水混合液上,该等导引凸块位于该浮盘本体顶侧,此外各该导引凸块间形成有一引道,该引道通向该入液管,供该油水混合液流入该入液管,且呈由宽逐渐缩窄之势,各该导引凸块并具有多个导角,其中部分的该等导角对应各该引道开口处设置,通过该等导角与该引道缩窄的设计巧妙运用了流体力学原理,以加速导引该油水混合液进入该入液管。
其中,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底盖与一配重块,该底盖与该浮盘本体底侧密合形成一气密空间,以使该浮盘本体具有浮力悬浮于该油水混合液上,该浮盘本体部分浸泡于该水层,部分浸泡于该油层,且该配重块装设于该底盖,用以调整配重以使该浮盘本体能浮于适当位置并兼具稳定盘体的功效,该浮盘本体顶侧边缘对应各该引道开口处设有一阻挡部,当该油水混合液流经该阻挡部之后能提升流速带动悬浮于上层的油层,而该等导引凸块等间距设置于该浮盘本体顶侧,以保持该浮盘本体平衡。
此外,部分该等导角设置于每一该导引凸块对应该入液管的侧面,且互相连接并形成一凹弧,该等导角亦可减少漩涡产生使油层能顺利抽出;该入液管具有一斜孔口或一垂直剖口,以同时抽取该油层与水层,且该浮盘本体为圆形盘体、矩形盘体、三角形盘体、菱形盘体或多边形盘体,方便供使用者应用于各式使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包含有该浮盘结构、一外部槽体及一帮浦,该外部槽体系具有至少一隔板,该外部槽体用作储放抽出的该油水混合液,该隔板垂直设置,该帮浦系藉由该输液管连通该浮盘结构的该出液口,以抽取该油水混合液至该外部槽体内。藉由该隔板以降低该油水混合液的流速,使该油水混合液的水层及油层藉由重力作用而进一步分离分层,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以便回收该水层使用。
其中,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底盖与一配重块,该底盖与该浮盘本体底侧密合形成一气密空间,以使该浮盘本体具有浮力悬浮于该油水混合液上,该浮盘本体部分浸泡于该水层,部分浸泡于该油层,且该配重块装设于该底盖,用以调整配重以使该浮盘本体能浮于适当位置并兼具稳定盘体的功效,该浮盘本体顶侧边缘对应各该引道开口处设有一阻挡部,当该油水混合液流经该阻挡部之后能提升流速带动悬浮于上层的油层,而该等导引凸块等间距设置于该浮盘本体顶侧,以保持该浮盘本体平衡。此外,部分该等导角设置于每一该导引凸块对应该入液管的侧面,且互相连接并形成一凹弧,该等导角亦可减少漩涡产生使油层能顺利抽出;该入液管具有一斜孔口或一垂直剖口,以同时抽取该油层与水层,且该浮盘本体为圆形盘体、矩形盘体、三角形盘体或菱形 盘体,方便供使用者应用于各式使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俊玮;,未经骆俊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