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6301.1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4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献策;卓明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89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生活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舒适的室内环境既要有清新的空气,不冷不热的温度,也需要安静。通常来讲,居住在室内的人每小时需求30m3新鲜空气或居所每小时换气1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可说是卫生通风。开窗通风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它的换气次数能达到每小时10~30次,这对建筑节能极为不利。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用了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通风器的使用。
现有技术的通风器就是窗体或者幕墙系统上安装一个通风装置,来保持建筑内外的空气流通,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通风器通常包括通风器主体和开关组件。通风器主体包括外壳、扇料及其内部的防虫网,外壳由盖板、内框料、外框料、下框料、上框料、左侧板及右侧板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形状,其内部为通风腔体等组件。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通风器的风道是左、右进风,通风器的防水性能较差,而且安装尺寸需要根据幕墙上装的玻璃宽度来选择,通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器,可安装在各类门窗窗框与墙体之间,满足各类门窗的安装要求,通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通风器的技术方案包括:
腔体、进风口、出风口和开关,所述腔体由上料、下料和与所述上料、下料连接的端盖围成,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均朝下,所述进风口包括外风口板、防虫网,所述防虫网设置在所述外风口板内部;所述出风口包括面板、风门、活性炭网,所述风门设置在所述面板内部,所述活性炭网设置在所述风门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料、下料与所述外风口板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沟槽,所述外风口板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沟槽对应的内爪,所述内爪卡入所述沟槽内。
优选的,所述上料、下料与所述面板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凸台,所述面板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台卡和的倒钩。
优选的,所述面板两端还分别设有内爪,所述内爪用于卡住所述风门。
优选的,所述外风口板上设有网状长孔。
优选的,所述面板上设有网状长孔。
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料、所述下料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两侧分别设有吊耳。
优选的,所述开关包括弹簧片,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并与所述风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关与所述风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进风口、出风口均朝下,将幕墙分隔为上下两部,进风口在室外,出风口在室内,风道从室外下部进入腔体再从室内下部出来,可有效防止雨水、露水的进入,通风器可安装在各类门窗窗框与墙体之间,满足各类门窗的安装要求,通用性能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通风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通风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通风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通风器的开关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通风器的下料的吊耳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器,可安装在各类门窗窗框与墙体之间,满足各类门窗的安装要求,通用性能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器,包括:
腔体、进风口10、出风口11和开关8;
腔体由上料2、下料1和与上料2、下料1连接的端盖12围成,端盖12可以通过螺钉与上料2、下料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