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防止结露的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5219.7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丁祥;唐先双;陈思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10 | 分类号: | F25D23/10;F25D29/00;F25D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防止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防止结露的冰箱净化器。
背景技术
冰箱净化器是一种可以去除冰箱中异味及大肠杆菌,绿脓菌等多种微生物的装置。将冰箱净化器从外面放进冰箱的过程中由于净化器和冰箱之间存在显著的温差,空气中的水分遇冷会结露,形成的露珠凝结在净化器的电路板上,破坏净化器电器元件的绝缘性,进而可能造成短路。现有冰箱净化器采取加装密封圈防止外部水汽进入净化器内部,但是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底下,防护等级低,不能满足净化器的密封要求,所以此办法不能消除净化器内部受到冷空气影响而结露的问题,也就不能排除破坏净化器的电路装置,甚至造成短路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防止结露的净化器,以解决现有净化器容易出现结露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结露的净化器,该净化器包括顶盖、具有第一出气孔的底盖、外壳以及与该外壳同轴设置的内衬;所述内衬内部设有主控板、LED底板和电路板;所述主控板上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用于固定电池组;所述LED底板上设有连接指示灯的信号线,所述指示灯固定在外壳上的安装槽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气味控制模块;所述气味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气味传感器;所述外壳与所述底盖之间设有换气圆筒,所述换气圆筒的外壁上设有换气口,其内腔设有臭氧发生器;
所述主控板上设有温度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内衬的外壁缠绕有加热丝;
所述内衬内腔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气味传感器的固定槽,所述气味传感器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相连的连接线。
所述内衬外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丝的凹槽;
所述加热丝与电池组相连。
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所述出第二气孔的一端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呈30°角。
所述底盖设有连接换气圆筒的固定钩。
所述外壳与所述顶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安装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二 密封圈。
所述外壳与所述换气圆筒之间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外壳和所述换气圆筒相连的第一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采用IP68防护等级。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防止结露的净化器设有加热丝可以减小净化器与冰箱之间的温差防止结露;
2、可以防止结露的净化器设有防护等级为IP68的密封圈可以起到避免冰箱内湿空气或露珠进入净化器;
3.臭氧发生器设有出气孔的侧面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30°放置,使结露便于流出;
4.气味传感器与电路板分离,能有效的避免气味传感器上的露珠接触到电路板,使电路板短路;
5.底盖设有通孔,便于结露便于流出净化器;
6.净化器设有温度传感器能感应净化器温度,控制加热丝加热,缩小净化器与冰箱之间的温差防止结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以防止结露的净化器立体图;
其中,1—外壳;2—内衬;3—主控板;4—LED底板;5—电路板;6—电池组;7—固定件;8—指示灯;9—安装槽;10—气味控制模块;11—气味传感器;12—顶盖;13—底盖;14—换气圆筒;15—换气口;16—臭氧发生器;17—控制模块;18—温度传感器;19—加热丝;20—第一密封圈;21—圆环;22—第一出气孔;23—第二密封圈;24—第二出气孔;25—固定槽;26—固定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5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