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4792.6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6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波;辛峻峰;姜勇;王健;安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鱼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为海洋生物增殖而长期在海中投放的构造物,可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生长、繁育的场所,从而解决生态系统的失衡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在本国沿海投放人工鱼礁,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有研究表明,人工鱼礁的应用受到海域的各类使用限制,尤其是人工鱼礁结构形式、海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影响因素较大。首先,不同人工鱼礁外部结构形式会产生不同上升流和背涡流,海底的植物以及无机盐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海流直接影响到鱼礁对饵料的获取,进而决定了能否达到聚鱼效果,实现生物的多样性。
其次,若投放至潜海域,大风浪可能导致礁体的移位以及随之带来的对已构建海底生态环境的损害,为此,目前一般通常采用海洋工程中的锚固方法,但是该种固定结构施工复杂、费用高昂。
再次,由于海底的地质条件不同,对于底质太软的地质,水中的泥沙不仅会掩埋礁体结构,妨碍生物附着,而且还会掩埋附着的底栖生物,减少光的穿透力,从而影响人工鱼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人工鱼礁外表结构不能很好的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问题。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人工鱼礁,包括锥台状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设有螺旋状侧裙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裙结构的横断面为三角形。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外切边。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还具有向内翻折的内切边。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侧裙结构、外切边、以及内切边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开有若干个流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的高度为1000mm-~2500mm。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直径比为1/2~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鱼礁通过在主体的外表面固设有螺旋状侧面侧裙结构,螺旋上升的侧裙结构能改变流场特点,特别使水平方向海流改变流向,增加上升流面积,充分发挥流场带动养分作用,达到使海洋生物集聚目的。此外,侧裙结构通过改变海流方向,进而改变鱼礁背部涡流流场,有效的减小海流对鱼礁底部冲刷,减轻不均匀沉降,达到稳固作用。再者,螺旋上升的侧裙结构,能有效减小拖曳力,减小发生侧倾的概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人工鱼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人工鱼礁主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人工鱼礁,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人工鱼礁包括:锥台状主体1,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固设有螺旋状侧面侧裙结构2。本实施例的人工鱼礁通过在主体1的外表面固设有螺旋状侧裙结构2,螺旋上升的侧裙结构2能改变流场特点,特别使水平方向海流改变流向,增加上升流面积,充分发挥流场带动养分作用,达到使海洋生物集聚目的。此外,侧裙结构通过改变海流方向,进而改变鱼礁背部涡流流场,有效的减小海流对鱼礁底部冲刷,减轻不均匀沉降,达到稳固作用。再者,螺旋上升的侧裙结构,能有效减小拖曳力,减小发生侧倾的概率。
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侧裙结构2的稳固性,所述的侧裙结构2的横断面优选采用三角形结构。
所述主体1的底部具有向外翻折的外切边3,优选所述外切边3和主体1采用同一材料,外切边3能够扩大主体1的底部面积,有效增加主体1与海底接触面积,减少礁体沉降。外切边3有利于嵌入淤泥或沙土海床,增加礁体竖直抗拔和侧向抗倾覆能力,大大提高鱼礁在海床上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未经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4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远红外加热的鱼缸
- 下一篇:一种自投料淡水鱼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