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混凝土布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4335.7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颜成华;颜井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223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布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桩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管桩混凝土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管桩生产过程中,布料工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到管桩的生产效率和管桩成品的质量。已经有多种布料系统,但是由于管桩生产环境较差,较容易损坏。而且由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剪短,所以需要尽量缩短布料时间,同时需要布料均匀,减少人工操作,从而整体上提高管桩的生产效率和管桩质量。
但是,现有的布料系统均设置有行走轨或行走槽,混凝土或者其他杂物很容易落入其中,导致布料车行走不畅,甚至发生事故。同时,布料车的滚轮通常采用轴承设置在车架上,不易清理和润滑,很容易进入杂质,导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管桩混凝土布料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管桩混凝土布料系统,包括:轨道,沿管桩模具工位的纵向两侧布置;支撑架,由H型U型槽钢焊接而成,其下方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轨道相互适配,能够沿轨道往复移动;布料斗,焊接或螺接于支撑架上,其出料口处固定有挡料板,挡料板与位移执行机构可转动联接;驱动电机,螺接于支撑架上,并与滚轮通过链条传动联接;控制箱,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步进电机电连接;清洁板,焊接或螺接于支撑架下方,沿垂直于滚轮移动的方向上覆盖滚轮,同时,其中部设置有可抵触于轨道的橡胶刮泥器,橡胶刮泥器的两侧为用以推平轨道两侧凹槽内杂物的不锈钢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有轮轴固定架,其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滚轮通过轮轴转动固定于轴承座上,所述轮轴上设有与轴承座配合的锥滚轴承,轮轴的两端分别螺接有螺帽和传动轮,轴承座通过密封盖密封,密封盖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位移执行机构为液压或气压推杆以及驱动电机。或者,所述位移执行机构为:两组管状直线电机,两端分别转动联接于布料斗和挡料板上;两组钢绳,一端固定于挡板上,一端与固定在布料斗上的收线电机连接;控制器,固定于布料斗上,与管状直线电机和收线电机电连接。档料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滚轮处设置清洁板,在布料车运动时,清洁板的刮泥器部分能够将轨道上的混凝土或其他杂物清洗干净,减少滚轮的打滑,清洁板的钢板部分能够将轨道两侧凹槽内的杂物推平或推走,从而不会造成滚轮向一侧倾斜,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车布料更快,更稳、更安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滚轮通过特殊的结构安装和密封,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同时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布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桩混凝土布料系统,主要包括:
轨道,沿管桩模具工位的纵向两侧布置;
支撑架1,由H型U型槽钢焊接而成,其下方安装有滚轮8,所述滚轮与轨道相互适配,能够沿轨道往复移动;
布料斗2,焊接或螺接于支撑架上,其出料口处固定有挡料板5,挡料板与位移执行机构6、7可转动联接;
驱动电机3,螺接于支撑架上,并与滚轮通过链条传动联接;
控制箱4,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步进电机电连接;
清洁板9,焊接或螺接于支撑架下方,沿垂直于滚轮移动的方向上覆盖滚轮,同时,其中部设置有可抵触于轨道的橡胶刮泥器,橡胶刮泥器的两侧为用以推平轨道两侧凹槽内杂物的不锈钢板。
转到图2,支撑架下方设置有轮轴固定架,其上设置有轴承座84,所述滚轮通过轮轴83转动固定于轴承座上,所述轮轴上设有与轴承座配合的锥滚轴承87,轮轴的两端分别螺接有螺帽89和传动轮86,轴承座通过密封盖85密封,密封盖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88。
在工作时,布料车通过滚轮沿轨道滑行,清洁板首先将滚轮前方轨道上的混凝土等杂物清除,同时将轨道两侧凹槽内的杂物推平或推走,从而保证滚轮具有较好的工作环境,不会发生打滑或者倾斜。
在管桩生产过程中,布料车间的环境较为恶劣,要对滚轮特别注意,因为其径向负责和轴向负荷均较大,运动过程中可能会跳动,为此,采用上述清洁结构,并对滚轮的密封进行了设计,上述结构不仅结构紧凑,承载力高,同时便于清洗、润滑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4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