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43874.9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5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崔元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鸿爱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7/10 | 分类号: | H01P7/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2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m 介质 谐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谐振器及滤波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TM模介质谐振器。
背景技术
介质谐振器是利用陶瓷介质材料的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设计制作的,其特点是插入损耗小、耐功率性好。常见的TM模介质谐振器主要由介质谐振柱和金属腔体组成。TM模介质谐振器中介质谐振柱上下端面接地良好很重要,否则会影响谐振器的性能。然而,在温度变化较大时,陶瓷介质谐振柱由于热胀冷缩作用会导致其上端面与金属腔体接触不良,进而使得介质谐振柱上表面无法可靠的接地,影响介质谐振器的性能。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能够保持介质谐振柱的上端面接触良好的介质谐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M模介质谐振器,以使得介质谐振柱的上端面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保持接触良好,从而保证介质谐振器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M模介质谐振器,包括腔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介质谐振柱以及密封所述腔体以形成谐振腔的金属盖板,所述介质谐振柱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盖板和所述介质谐振柱之间的PEI弹性片和内薄盖板,所述内薄盖板包括边缘部以及在与所述介质谐振柱对应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金属盖板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所述PEI弹性片的第二凹槽,所述PEI弹性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且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抵压所述介质谐振柱,所述介质谐振柱夹紧于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腔体的底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柱、金属盖板、内薄盖板以及PEI弹性片,其中内薄盖板包括边缘部以及在与介质谐振柱对应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金属盖板的内侧开设有限位PEI弹性片的第二凹槽,PEI弹性片设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且发生形变以使第一凹槽的底壁抵压介质谐振柱,介质谐振柱夹紧于金属盖板与腔体的底壁之间,从而当介质谐振柱随温度冷缩时,PEI弹性片会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继续抵压第一凹槽使得第一凹槽的底壁保持与介质谐振柱的良好接触,故TM模介质谐振器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均能够保持良好的滤波性能。
较佳地,所述第二凹槽为圆形凹槽,所述PEI弹性片为圆柱形PEI弹性片,且所述PEI弹性片的直径等于或微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以被所述第二凹槽限位。
较佳地,所述PEI弹性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二者的深度之和。
较佳地,所述PEI弹性片的形变量为0.5毫米。
较佳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在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内径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调谐螺栓孔,所述PEI弹性片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谐螺栓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较佳地,所述腔体的底壁上凸设有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导电层相接触的金属安装座,所述金属安装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内腔配合的限位柱,所述介质谐振柱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且所述介质谐振柱夹紧于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之间。
较佳地,所述腔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介质谐振柱同心的圆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形凹槽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外径,所述圆环形凹槽的内径小于或略小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内径,安装时所述介质谐振柱夹紧于所述金属盖板与所述圆环形凹槽之间。
较佳地,所述介质谐振器还包括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所述腔体在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输入连接孔和输出连接孔,所述输入连接器与所述输入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器与所述输出连接孔螺纹连接。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2中TM模介质谐振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TM模介质谐振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4为图1中TM模介质谐振器的俯视图。
图5为TM模介质谐振器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再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鸿爱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鸿爱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3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及安防设备
- 下一篇:谐振腔结构及其腔体滤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