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棚地热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41761.5 | 申请日: | 2014-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2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艾茹权;曾绍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州市绿色家园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635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地热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地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冬季大棚内虽然有太阳提供热量,但远不能达到所需的温度。因而需要增加辅助的供热装置。目前一般采用暖风炉加温。暖风炉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有鉴于此,中国专利201120132678.7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地热供热系统,涉及蔬菜大棚的辅助供热系统。本系统由散热器、循环泵、水箱、热交换器及联接管构成;散热器由若干串联的管子构成,散热器的一端口与循环泵的出口相联,循环泵的进口与水箱相通,散热器的另一端口通过联接管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相联,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相联;水箱、循环泵、散热器、联接管及热交换器构成一封闭的循环系统;水箱上装有补水管及阀门;热交换器为一根蛇型管或螺旋管。使用时,装散热器分别装在大棚的棚架上,水箱放在大棚内,热交换器深埋在地下3 米以下。本系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水的循环,将地下的热量提取出来,并传导到大棚内。本系统安装好后,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但是它需要消耗巨大的电能抽取地下水,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问题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耗能低的大棚地热循环系统,使用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地热循环系统,包括密封的地热井以及设置在大棚上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
根相互串联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吹气设备、连接管以及热交换器,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吹气设备和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地热井的水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环状盘管以及多根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与所述环状盘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支撑管连通,所述支撑管与所述环状盘管连通,所述环状盘管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散热器的一个端头伸入到所述地热井中。
优选地,上述的大棚地热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散热器伸入到地热井中的端头上设置有喇叭状的进气口。
优选地,上述的大棚地热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喇叭状的进气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地,上述的大棚地热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吹气设备为空气压缩机。
优选地,上述的大棚地热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四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吹气设备通过连接管向热交换器中吹入空气,空气吸收了地热井水中的热量后,进入到散热器中并把热量传递给大棚,这样避免了消耗大量的电能抽取地热井中的水,大幅度降低成本;热交换器包括环状盘管以及多根支撑管,环状盘管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支撑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这样设计使得吹入热交换器的空气中迅速分散开来,增大与地热井中的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讲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所示,一种大棚地热循环系统,包括密封的地热井1、设置在大棚2上的散热器3、吹气设备4、连接管5以及热交换器6,其中吹气设备4为空气压缩机。散热器3包括若干根相互串联的散热管31,连接管5分别与吹气设备4和热交换器6连接,热交换器6设置在地热井1的水中,热交换器6包括环状盘管61以及四根支撑管62,支撑管62的一端与环状盘管6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管5的侧壁连接,连接管5与支撑管62连通,支撑管62与环状盘管61连通,环状盘管61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611,支撑管6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21,散热器3的一个端头伸入到地热井1中,散热器3伸入到地热井1中的端头上设置有喇叭状的进气口7,这样设计能够让空气迅速进入到散热器3中。为了避免散热器3内被堵住,喇叭状的进气口7内设置有过滤网71。
使用时,吹气设备4通过连接管5向热交换器6中吹入空气,空气吸收了地热井水中的热量后,进入到散热器3中并把热量传递给大棚2,这样避免了消耗大量的电能抽取地热井中的水,大幅度降低成本;热交换器6包括环状盘管61以及多根支撑管62,环状盘管61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611,支撑管6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21,这样设计使得吹入热交换器6的空气中迅速分散开来,增大与地热井1中的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了效率。
当然,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典型应用的示例性说明,通过对相同或相似
技术特征的组合与替换,可以形成多种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州市绿色家园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达州市绿色家园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1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皮石斛栽培车间移动加肥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棚蔬菜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