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0624.X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8 | 分类号: | D04B15/58;D04B15/9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编织 马达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属于单系统编织横机中的一个部件,专用于单系统编织横机中。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铁传动的编织横机换色装置存在如下缺点:传动不平稳,电磁铁产生的噪音大,维修率较高。现有的马达传动的编织横机换色装置存在如下缺点:凸轮加工工艺繁琐,配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复杂,不符合节能的要求。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适用面广,传动平稳,无噪音,便于维护和维修,可以完成任意密度和花型的毛衫织物的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适用面广,传动平稳,无噪音,便于维护和维修,可以完成任意密度和花型的毛衫织物的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包括基座,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敲杆轴和三个换色单元,每个换色单元均包括马达、凸轮、两根敲杆和两根滑条,敲杆均活动连接在敲杆轴上,每根滑条中均设置有一个传动孔,所述马达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凸轮固定在马达的输出轴上,两根敲杆的一端均和凸轮接触,该两根敲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两根滑条的传动孔中。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每个换色单元还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两根敲杆的一端,两根敲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和凸轮接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每个换色单元还包括两根弹簧,两根弹簧的一端均顶在基座上,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分别顶在两根滑条的上端。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每个换色单元还包括凸轮转动位置确定机构,所述凸轮转动位置确定机构安装在基座和/或马达和/或凸轮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条中的传动孔为方孔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每个凸轮上均设置有两个螺旋坡面。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条中的传动孔到滑条上端的距离大于到滑条下端的距离。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轮转动位置确定机构为零位感应器和磁钢的结构,光耦感应器和感应盘的结构,或者,磁感应编码器的结构;所述零位感应器固定在马达上,所述磁钢固定在凸轮的外壁面,零位感应器和磁钢配合;所述光耦感应器固定在基座上,所述感应盘固定在马达的输出轴上,该感应盘上设置有一个缺口,所述光耦感应器和感应盘配合;所述磁感应编码器固定在马达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适用于9G、10G、11G、12G、13G、14G、15G、16G的单系统电脑编织横机;2、传动平稳;3、无噪音;4、凸轮加工工艺简化,便于装配;5、维修时拆装简化;6、可以完成任意密度和花型的毛衫织物;7、凸轮设计有两个螺旋坡面,保证了传动的平稳性和位置的功能性;8、实现凸轮转动的位置确定,有三种方案可以精准的确定凸轮传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的内部核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中的凸轮转动位置确定机构为零位感应器和磁钢的结构。
图6是图5中的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钢固定在凸轮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单系统编织横机马达传动换色装置中的凸轮转动位置确定机构为光耦感应器和感应盘的结构。
图9是图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0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