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豆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0329.4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9/00 | 分类号: | A01C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赵黎明 |
地址: | 4015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豆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豆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土豆(马铃薯)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富含有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中医认为马铃薯“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因此马铃薯是餐桌上常点的一道菜。马铃薯是块茎繁殖,且容易生长,传动的播种方法,是播种者将马铃薯一块一块的丢到土里,在整个播种的过程中,播种者长时间处于弯腰的状态,播种者劳动一天,往往腰酸背痛,腰部伸直都困难,劳动强度非常大。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加快了农产品的机械化生产。但现有的以发动机为动力进行播种的大型播种机,体积较大,重量重,设备价格高,适合在农田面积大的平原地区使用,而由于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田多为小块的不规则梯田,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播种机因其体积大、重量重,搬运极不方便,无法适应在爬坡下坎的山地使用。怎样解决机械插秧的难题,使山区和丘陵地区也能实现机械式播种,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机工作者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土豆播种机,它小巧、轻便,成本低,能够满足山区和丘陵地区的播种,减轻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土豆播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矩形底框架和垂直设置在矩形底框架上的立柱构成,所述矩形底框架下端设有转轴安装座,两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矩形底框架下端的转轴安装座中,所述两转轴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有行走轮,一支撑横梁通过螺栓水平安装在立柱上,所述支撑横梁下端并排悬挂有两个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呈上大下小结构,加料斗下端设有开口,矩形底框架上固定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导料箱,所述两导料箱分别位于两加料斗旁,两导料箱下端设有下种出口,各导料箱的两侧壁均支撑有第二从动轴,两导料箱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间距为种植行间距,两条链传动机构分别穿过加料斗设置在转轴和导料箱的第二从动轴之间,各条链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均设置在转轴的中部,各条链传动机构的第二从动链轮均设置在导料箱的第二从动轴上,各条链传动机构的链条上分别设有用于装载种子的储料杯,矩形底框架前端设有用于连接的动力牵引钩。
所述矩形底框架由左矩形底框架、右矩形底框架、可调距前连接板和可调距后连接板构成,左矩形底框架和右矩形底框架上端分别设有立柱,可调距前连接板和可调距后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条形安装孔,左矩形底框架和右矩形底框架之间通过螺栓与可调距前连接板和可调距后连接板的条形安装孔相配合相连,可调距前连接板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动力牵引钩的通孔,支撑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在左矩形底框架和右矩形底框架的立柱上。
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用于调节两加料斗距离的条形孔,两加料斗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支撑横梁的条形孔中,所述两加料斗之间连接有可调加料斗连接板。
所述矩形底框架上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并排设置的导料箱,每个导料箱中设有链传动机构。
所述矩形底框架下端设有四个转轴安装座,两转轴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机架下端通过转轴安装座支撑有两转轴,两转轴的外侧端设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转轴,通过分轴方式实现了差速功能,保证了播种机在转弯时,没有滑动摩擦,减小了行动阻力和随动性。两个加料斗和两个导料箱设置在机架上,每个导料箱对应一个加料斗,两条链传动机构的链条分别从加料斗下端开口进入加料斗,穿过加料斗,设置在转轴和导料箱的第二从动链轮上,两条链传动机构上分别设有储料杯,通过机架前端的动力牵引钩与驱动装置,或人,或耕牛连接,带动行走轮转动,与行走轮相连的转轴带动链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储料杯运动,将加料斗中的马铃薯种子装入储料杯中,然后跟着链传动机构的链条运动从导料箱下端的下种出口落入土中。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实现了机械化播种,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能够满足山区和丘陵地区的播种。导料箱之间的间距,保证了种植行间距均匀,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0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