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桌脚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9533.4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清麦辰家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B13/02 | 分类号: | A47B13/02;A47B9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32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桌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桌脚。
背景技术
桌子一般包括桌面和安装在桌面下方用于支撑桌面多个桌脚,有些桌子特别是包括矩形的桌架的桌子还设置横杆将多个桌脚连接在一起以增加桌子的稳固强度。现在市场上的桌子的桌脚与桌面大部分是固定式的,在地面不平的地方使用时容易造成桌子摇晃,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在桌脚下垫东西以抬高桌脚,使桌面保持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调节高度的桌脚。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桌脚,包括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在上支撑脚的上端水平设有固定面,在固定面上设有螺孔;在上支撑脚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面,其上设有螺孔,所述固定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垂直;上支撑脚在靠近下端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固定面平行,且在其上设有带螺纹的螺孔;所述下支撑脚设有上、下端面,上端面上设有螺孔,该螺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螺孔结构相同;所述下支撑脚的上端从上支撑脚的下端插入上支撑脚,下支撑脚的外侧壁贴近上支撑脚的内侧壁且下支撑脚的上端面的螺孔与第二连接面上的螺孔处于同一孔径;螺栓从下支撑脚内部依次穿过下支撑脚的上端面和上支撑脚的第二连接面,连接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本发明将桌脚分为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两部分,并通过螺栓连接,可通过对连接处的螺栓的调节微调桌脚的高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桌脚上的各利用螺栓连接的部位位于桌脚的内侧,桌脚安装在桌面上使用时,使用者无法从外部看见螺栓,使桌脚整洁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下端面下侧设有桌脚垫。这种结构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桌脚划伤地板,且增加桌脚的美观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脚的下端呈弧线形。上支撑脚的下端部盖住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的连接处,上支撑脚的下端呈弧线形,使桌脚结构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脚和下支撑架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的主体部分整体注塑或弯折成U形,节省材料且整体结构整洁美观;U形开口处于桌脚的内侧,方便使用者对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的连接处的螺栓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多个桌脚配合以支撑桌面,上支撑脚的一端与桌面下侧接触,下支撑脚的一端与地面接触,本发明中,指定上支撑脚与桌面接触的一端为上支撑脚的上端,上支撑脚的另一端为上支撑脚的下端,指定下支撑脚与地面接触的一端为下支撑脚的下端,下支撑脚的另一端为下支撑脚的上端。
桌脚安装在桌面下方后,该桌脚朝向使用者的一侧为该桌脚的外侧,背向使用者的一侧为该桌脚的内侧,同理指定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的内侧和外侧。
桌脚安装在桌面下方,使桌子立于水平面时,桌脚为立起状态,本发明以桌脚的立起状态来介绍桌脚的具体结构。
根据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微调桌脚的高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美观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支撑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桌脚,包括相连接的上支撑脚1和下支撑脚2,上支撑脚1和下支撑脚2的主体部分均由一片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板材向一侧弯折形成,上支撑脚1和下支撑脚2的横截面优选为“U”形。在上支撑脚1的上端设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固定面11,固定面11为片状金属,固定面11的面积大于上支撑脚1的上端面的面积,且在超出上支撑脚1的上端面边沿部分均匀分布有多个螺孔,优选为4-6个;在上支撑脚11的上端部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面12,第一连接面12与固定面11相互垂直,在第一连接面12上设有多个螺孔,用于与相邻的横杆连接;在上支撑脚11的下端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面13,第二连接面13与固定面11平行且在其中部设有一个螺孔,该螺孔内部带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清麦辰家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清麦辰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9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