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捆绑电缆绑线的绕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8687.1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白胜民;高坤生;刘剑锋;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绑 电缆 绕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器,尤其是一种带电状态时使用的电缆绕线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经常需要将两个电缆头接起来,在带电状态下,两个电缆头的接引方法有绕线接引和双槽线接引两种方法。接线时是将主电缆上的一端绝缘层剥除,将另一根电缆的电缆芯接在主电缆的导电芯上,绕线接引是在将两根电缆搭接后用铝线或铜线将两根电缆紧密缠绕住,形成牢固的接头,施工时,施工人员带着绝缘手套,用手使用钳子等工具,用绑线在电缆接头处绕线成圈,这种方法施工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近,带电操作不安全;由于戴的绝缘手套缠绕接线时,手指活动不灵活,绑线缠绕不紧有缝隙;戴手套使用钳子,时间长了,手会感觉酸痛;由于长时间操作,用力不均,接触面不实。双槽线接引是在一个开有两个槽的金属夹子的两个槽中分别放入两个线头,用金属夹子夹住两个线头即可通电,这种方法存在双槽线夹子夹不实,夹子容易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捆绑电缆绑线的绕线器,提高带电绕线工作的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捆绑电缆绑线的绕线器,包括棘轮部分和与棘轮部分对应的棘爪部分;棘轮部分包括侧面开口的套筒,套筒外圆圆周上设置有棘轮齿,棘轮齿外面对应套接棘爪部分;棘爪部分包括带有长柄与套筒对应的侧面开口的圆弧形的棘爪体,棘爪体上设置有与棘轮齿配合的至少两个棘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套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架设绑线轴的支架,套筒壁上与支架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供绑线通过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穿接在两侧板之间的横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横担为一端设有螺帽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架位于套筒靠近侧面开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长柄上还通过转轴连接有绝缘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棘爪体由两片圆弧片通过铆钉铆接而成,铆钉为所述棘爪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圆弧片之间设置有至少八个铆钉,每两个铆钉为一组设置有一个棘爪和一个压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套筒的侧面开口弧度与棘爪体的侧面开口的弧度对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棘轮和棘爪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棘齿的往复运动实现棘轮的单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在套筒上设置有起棘轮作用的棘轮齿,棘轮齿外部配合设置有棘爪部分,这样配合在一起的棘轮和棘爪结构能够实现绑线轴的单方向运动,顺时针转动棘爪部分时,棘爪会带动棘轮齿一起运动,棘轮齿进而带动套筒上的绑线轴运动;当逆时针转动棘爪部分时,棘轮齿不随棘爪部分转动,反复转动棘轮部分即可实现绑线轴的单方向运动,因此只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棘爪部分的绝缘手柄就可实现将绑线轴的绑线绕到两个接线头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棘爪设有对应的压片,当棘爪顺时针运动时,压片可以将棘爪压入棘轮齿之间的缝隙中,使棘爪尖和棘轮齿啮合,当棘爪逆时针转动时,由于棘轮齿的斜面方向是平滑的,棘爪不会和棘轮齿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和棘爪体均设置有缺口,可以很方便将两个电缆接头的接茬部分套入缺口中。
本实用新型只需上下拉动绝缘手柄即可,操作简便,节省了人工操作强度,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力均匀,缠绕的绑线圈结实紧密。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绝缘手柄,绝缘手柄使操作人员离带电的电缆具有一定的距离,提高了施工人员带电操作的安全性,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棘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棘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棘爪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绑线轴,2、棘轮部分,3、棘爪部分,4、套筒,5、支架,6、棘轮齿,7、圆孔,8、横担,9、侧板,10、棘爪体,11、绝缘手柄,12、长柄,13、圆弧片,14、铆钉,15、棘爪,16、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8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