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8424.0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艾鹿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日益减少,能源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储能以一种先进的科技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人类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产品性能和结构方面来讲,现有锂离子电池大多数以塑料硬壳或者简易结构来保护内部结构,用导线进行对电池进行连接,极耳连接处接触面积小,这样在大功率需求的情况下,需将多个电池通过电池极耳用线束并排紧密连接起来,基于目前电池的散热和连接结构以及线束的走线都不成熟,因此现有产品在同等功率情况下占用空间面积大、内阻大、耗材多、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电池能源领域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减小了电池之间的内阻,安装方便,成本低,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所述串联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包、单体电池、电池极耳压板、BM检测板和塑料隔板,若干块所述单体电池并排固定在所述电池包中,若干块所述单体电池的极耳穿过所述BM检测板后通过所述电池极耳压板进行连接,所述BM检测板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设有塑料垫块,所述塑料隔板位于电池包的极耳与单体电池的极耳之间并安装在所述BM检测板上。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BM检测板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还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分别与所述BM检测板和塑料垫块相连。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串联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包连接块,所述电池包连接块与所述电池包极耳相连。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相邻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方向相反。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上盖和电池 包下盖,所述电池包上盖和电池包上盖通过横梁进行固定。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串联电池包结构包括PCB挡板,所述PCB挡板分别与所述电池包上盖和电池包下盖相连。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塑料垫块上设有电池极耳通过孔。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包内相邻单体电池之间设有导热隔板。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包内侧与电池接触的部分设有橡胶层。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绝缘板为环氧树脂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串联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包、单体电池、电池极耳压板、BM检测板和塑料隔板,若干块所述单体电池并排固定在所述电池包中,若干块所述单体电池的极耳穿过所述BM检测板后通过所述电池极耳压板进行连接,所述BM检测板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设有塑料垫块,所述塑料隔板位于电池包的极耳与单体电池的极耳之间并安装在所述BM检测板上,通过电池极耳压板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极耳,减少了电池连接内阻的增加,无需导线进行连接,减少了布线的麻烦,通过BM检测板对电池温度和电压进行检测,减少了线束安装步骤,降低了成本,各个部件安装比较简单方便,各种绝缘部件的采用,也让电池包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联电池包结构的BM检测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8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冲击的动力电池组装置
- 下一篇:钢壳锂离子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