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8101.1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卞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良君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24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连接厨房排油烟管与公共排烟管道用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连接厨房吸油烟机或集成灶的排油烟管与公共排烟管道用的止回阀大部分达不到密封自锁的效果,当公共排烟管道内的压力较高时,油烟、灰尘易倒回至厨房,造成厨房环境污染,影响厨房卫生和人员健康。为克服上述缺陷,专利号为201020114858.8、名为密封自锁式止回阀的实用新型专利,较好地解决了油烟、灰尘倒回至厨房的问题。但其在左、右风门边上两头中间设有强磁铁,虽可利用强磁铁同性相斥力复位,但在吸油烟机或集成灶处于排油烟状态时,也因强磁铁同性相斥力,使左、右风门与排风方向的角度增大,从而增大了排风阻力,使能耗增大;同时设置强磁铁、塑料小盖,增加了材料和工序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油烟、灰尘倒灌的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回阀,包括整体成形的空心主体、左风门、右风门,所述空心主体包括底板、连接所述空心主体内腔上下端的密封加强筋、与所述底板一侧同体连接的用于连接排烟管的内圆管、与所述底板另一侧同体连接的用于连接公共排烟管道的外圆管,所述空心主体的内腔呈截面为圆形且内径不同的两段,与所述公共排烟管道连接侧的一段的内径较大,与所述排烟管连接侧一段的内径较小,所述两段不同内径内腔的交界处呈与所述底板呈一定角度的环形斜面。所述密封加强筋位于所述环形斜面的内圆管侧且其一面贴近所述环形斜面,其中心线大致平分所述环形斜面。在所述空心主体内腔于所述外圆管侧接近所述密封加强筋的上下端处各同体连接一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左风门和所述右风门通过与其同体连接的风门轴的两端经所述安装孔分别与所述空心主体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风门与所述右风门大致为半椭圆形,当其在吸油烟机或集成灶处于非排油烟状态时,能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盖住所述环形斜面,使油烟或废气不会倒灌至厨房。
进一步地,所述左风门和所述右风门装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左风门和右风门远离所述密封加强筋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风门闭合状态时的朝厨房侧于远离所述密封加强筋侧设有拉簧孔,拉簧经两侧拉簧孔连接。其使在非油烟状态时将左风门和右风门将所述斜面紧贴,使油烟和灰尘不致倒灌入厨房。
进一步地,0<φ≤45°。
进一步地,φ=22°。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斜面为呈内高外低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斜面的上下径大于左右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加强筋的下端位于离厨房最远点处,上端位于离公共排烟管道最远点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厨房墙壁上,并使所述密封加强筋的上端较下端远离公共排烟管道路,将其与排油烟管及公共排烟管道连接,当吸油烟机或集成灶处于排烟作用时,气流吹开所述左风门和右风门顺利排油烟。在非排油烟状态时,由于左风门和右风门与所述底板有一定角度,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左风门和右风门紧贴所述斜面,同时由于所述左风门和所述右风门的间隙紧贴在所述密封加强筋上,使公共排烟管道的油烟和废气不能倒入厨房内,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连接于所述左风门和右风门的配重块,使上述重力的作用更加强。复回拉簧使所述左风门和所述右风门更加紧贴所述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既使成本减轻,同时可能有效防止油烟、灰尘倒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图(从背向厨房侧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左、右风门处于关闭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空心主体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空心主体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空心主体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左风门(设有配重块)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左风门(无配重块)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图。
图中:1、底板,2、风门轴,3、右风门,4、配重块,5、左风门,6、拉簧,7、密封加强筋,8、内圆管,9、外圆管,10、环形斜面。11、安装条,12、安装孔,13、拉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良君;,未经卞良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8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扰流散热装置的PTC热敏陶瓷电暖器
- 下一篇: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