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用于含尘环境中的电控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5310.0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兴;陆永国;李鹏;朱正兵;代劲松;段继荣;李仕鹏;毛祥生;孔百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H05K5/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502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用于 环境 中的 电控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尘环境中电控柜的密封防尘和散热,解决电控柜散热和防尘的问题。
背景技术
普通电控柜大多采用柜体上端安装冷却风机(扇)向外排风,柜体下端进气口安装过滤棉滤尘,对流冷却的工作方式,来进行散热和滤尘,同时柜门采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防尘。但这种电控柜若是安放在含粉尘的环境中,极易产生防尘过滤棉堵塞(过滤面积太小),散热效果不佳,从而导致柜内温度过高,引发电气故障;同时,风机(扇)向柜体外排风的设计,柜内空气容易产生负压,柜体周围粉尘很容易从门缝、电缆穿线孔等较小缝隙口被吸入,造成柜内粉尘污染,从而导致电气故障。
使用空调冷却的电控柜,置于含尘环境中的空调散热器的风机、散热片容易附着粉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空调故障率高。且使用空调冷却的电控柜,会因热胀冷缩吸入含尘空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用于含尘环境中的电控柜,本电控柜适用于含尘环境,具备良好的散热和防尘功能,给电器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减少设备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合用于含尘环境中的电控柜包括电控柜体、风机、除尘滤袋组,在电控柜体的上部设有重力自闭式百叶窗,由进风管道将风机连接到电控柜体上,风机还连接一个风量调节的蝶阀,蝶阀连接带分支进风管,带分支进风管连接除尘滤袋组。
所述的除尘滤袋组通过振打器传动连杆连接滤袋振打器。
所述的除尘滤袋组带有内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电脑时控开关控制,可定时启停或长时间运行。
本实用新型在柜体上端安装重力自闭式百叶窗,柜体下端安装风机向柜内鼓风。风机入口安装风量调节蝶阀和类似于袋式除尘器的空气过滤装置(对于静置安装的电控柜,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从室外用通风管直接引入清洁空气,甚至引入压缩空气),空气过滤装置的滤袋带有机械振打(也可以选用脉冲反吹风)抖落粉尘的功能。滤袋不需要振打功能的,可定期吹扫。
本实用新型实现不断向电控柜内给入清洁的空气,使电控柜内形成正气压,从而达到密封防尘效果,并根据柜内冷却需求,调节进气蝶阀控制进风量,达到散热要求。同时,柜内气压自动调节重力自闭式百叶窗开度,调节排风量。当风机停止鼓风,重力自闭式百叶窗自动关闭,防止粉尘侵入。本实用新型也可延用于电控室的通风散热,以及防尘。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
1、因采用正气压密封通风冷却,本电控柜比负气压通风冷却电控柜密封防尘效果好。
2、比使用空调冷却的电控柜故障率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低。
3、易于检修维护。
4、可在工厂、矿山、冶炼等含尘环境中推广使用。
5、可延用于电控室的通风散热,以及防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柜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柜体,2-重力自闭式百叶窗(排气口),3-进风管道,4-风机(风扇),5-蝶阀(风量调节),6-带分支进风管,7-除尘滤袋组(带内支撑架),8-振打器传动连杆,9-滤袋振打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合用于含尘环境中的电控柜包括电控柜体1、风机4、除尘滤袋组7,在电控柜体的上部设有重力自闭式百叶窗2,可安装在柜体上端四个侧面任意位置,尺寸大小根据柜体大小和排风量确定。由进风管道3将风机4连接到电控柜体1上,风机4还连接一个风量调节的蝶阀5,蝶阀5连接带分支进风管6,带分支进风管6连接除尘滤袋组7,各滤袋可分别套在带分支进风管6的分支口上(管道分支口朝下,与柜体底部垂直)。所述的除尘滤袋组7通过振打器传动连杆8连接滤袋振打器9。所述的除尘滤袋组7带有内支撑架。所述的风机4也可采用风扇。带分支进风管6、风量调节蝶阀5、风机(扇)4、进风风管3之间用法兰连接。风机和振打器用微电脑时控开关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5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