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门窗滚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5194.2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3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沃德森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门窗 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控门窗滚轮。
背景技术
目的,推拉式门窗已经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等楼宇建筑,以及占用面积小、方便门窗开关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现代建筑中,滚轮作为推拉门窗的部件被装在门窗上,以门框或窗框上的轨道配合,实现门窗的推拉开关。但是有些公共场所的窗户需要定时的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开关,不方便闲杂人员随意开关窗户,如:公厕窗户白天关闭,夜间打开,但是由于部分人喜好在窗前吸烟,将窗户私自打开,影响周边的环境,导致公厕管理员需频繁关闭窗户,造成很大程度的不方便,同时,窗户不能完全锁死,防止意外发生。因此急需一种防止闲杂人员随意打开的的门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门窗滚轮,在不完全锁死的情况下,可防止闲杂人员随意开关门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门窗滚轮,包括固定架、滚轮架和滚轮,所述的固定架包括前端和末端,所述的末端穿设有顶针按钮,所述的末端设有用于供顶针按钮弹性伸缩的弹性伸缩自锁结构,所述的滚轮架设有卡块,所述的固定架设有用于供卡块带动滚轮架移动的伸缩腔,所述的卡块位于伸缩腔内,所述的伸缩腔为中空半圆管状,伸缩腔内设有升降弹簧,所述的升降弹簧两端抵触卡块和伸缩腔底部,所述的伸缩腔朝向前端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弹簧、伸缩腔和伸缩块的配合使用,达到滚轮架相对固定架可发生相对移动,顶针按钮用于控制滚轮架的伸缩,通过摁压顶针按钮可调节滚轮架的高度,当滚轮架离开接触的底面,则固定架与底面接触,门窗不可推动,防止闲杂人员随意开关门窗,又可用于应对突发情况时门窗的打开;中空半圆管状的伸缩腔可容纳升降弹簧放置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性伸缩自锁结构包括导槽、导块和弹簧,所述的导槽位于顶针按钮表面,所述的顶针按钮设有用于放置弹簧的弹簧槽,所述的末端设有挡块,所述的弹簧两端抵触挡块和顶针按钮,所述的滑槽设于末端,导块位于导槽内,所述的末端设有用于供导块作轴向往复移动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用于控制顶针按钮的移动与锁紧,导块位于导槽和滑槽内,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导槽的形状控制顶针按钮摁压状态和弹出状态。当顶针按钮处于摁压状态时,滚轮接触底面,门窗可随意推动;当顶针按钮处于弹出状态时,滚轮收于固定架内,固定架接触底面,门窗与底面的阻力较大,门窗不易打开,防止闲杂人员随意开关门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架设有防止卡块脱出伸缩腔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伸缩块在升降弹簧的回复作用下弹出伸缩腔,保持门窗滚轮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簧槽设有用于防止弹簧脱出的弹簧固定轴,所述的顶针按钮和挡块均固定有弹簧固定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频繁的伸缩易导致弹簧掉出弹簧槽,在挡块和顶针按钮上设置弹簧固定轴有利于弹簧在弹簧槽内的固定,使弹性伸缩自锁结构更为稳固,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腔与水平面夹角为30°~ 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伸缩腔的倾斜角度,达到减小顶针按钮摁压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控门窗滚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控门窗滚轮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末端的滑槽半剖示意图;
图6弹性伸缩自锁结构的导块在导槽内运动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1、固定架;11、前端;12、末端;2、滚轮架;21、滚轮固定轴;3、滚轮;4、顶针按钮;41、弹簧固定轴;51、伸缩腔;52、伸缩块;53、限位块;6、升降弹簧;71、导槽;72、弹簧槽;73、弹簧;74、挡块;75、导块;7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可控门窗滚轮3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沃德森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沃德森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5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