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5180.0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宁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冶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23/16 | 分类号: | B66C23/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孙玉英 |
| 地址: | 313013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系统 吊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系统,尤其涉及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
背景技术
金属零件铸造的生产工艺是,先将模具固定在生产线的运输平台上,用吊装机构将砂箱吊装到模具上,再启动落砂机将铸砂固定到砂箱上,再通过生产线将该运输平台输送至涂料喷淋装置旁,先用行车将砂箱从模具上分离,再用涂料喷淋装置对砂箱进行喷涂燃烧液,而后即可用于金属零件的浇铸。然而,现有的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的结构较不合理,导致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而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本实用新型对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铸造系统包括生产线,生产线上设有运输平台,生产线上还依次设有吊装机构、落砂机构和涂料喷淋装置;所述的吊装机构包括立柱,立柱中间设有齿轮圈,立柱的侧边设有侧块,侧块上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经齿轮与齿轮圈相连,侧块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横梁,横梁的两侧开设有滚轮槽,滚轮槽两侧卡设有侧滚轮,侧滚轮两侧为固定板,固定板外侧设有侧滚电机,侧滚电机与侧滚轮相连;所述的横梁下方设有吊装电机,吊装电机经主链条连接有吊装钩,吊装钩下部吊装有吊装梁,吊装梁两端套设有吊装链轮,吊装链轮上设有吊装链条。
前述的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中,所述的吊装机构中,在吊装梁的两端设有固定槽,吊装链轮的上部设有卡套,卡套嵌合入固定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的结构作了改进,改进后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生产线的直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生产线的转弯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生产线的转弯轨道的左视图;
图5是运输平台的左视图;
图6是运输平台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落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涂料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涂料喷淋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铸造系统的吊装机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生产线1,生产线1上设有运输平台2,生产线上还依次设有吊装机构3、落砂机构4和涂料喷淋装置5;
如附图2、3、4所示,所述的生产线1包括直行轨道101和转弯轨道102,直行轨道101包括轨道座103,轨道座103中央一组行走辊104,行走辊104的两端设有轴承座105,行走辊104的一端设有行走齿轮106,一组行走辊104中具有主动行走辊107,主动行走辊107的一侧设有主动行走齿轮108,主动行走齿轮108与行走电机109相连,且主动行走齿轮108与行走齿轮106经行走链条110相连;所述的转弯轨道102包括第二轨道座111,第二轨道座111的上设有一组第二行走辊112,第二行走辊112的两端设有第二轴承座113,第二行走辊112的一端设有第二行走齿轮114,一组第二行走辊112中具有第二主动行走辊115,第二主动行走辊115的一侧设有第二主动行走齿轮116,第二主动行走齿轮116与第二行走电机117相连,且第二主动行走齿轮116与第二行走齿轮114经第二行走链条118相连;所述的第二轨道座111下方的两侧设有两条横轨119,所述的第二轨道座111的侧部设有侧移电机120,侧移电机120经侧移链条121连接有侧移齿轮122,侧移齿轮122穿设在侧移底轴123上,侧移底轴123的两端设有侧移滚轮124,侧移滚轮124设置在横轨119上;
如附图5、6所示,所述的运输平台2包括平台座201,平台座201下方设有与行走辊104相配合的底轨202,平台座201上方设有模具台203,模具台203上固定有铸造模具204;所述的平台座201表面设有两道长条形燕尾长槽205,燕尾长槽205的两侧设有宽槽206,所述的模具台203的底面设有与燕尾长槽205相契合的燕尾轨207;所述的运输平台2中,所述的模具台203的两侧设有手持把手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冶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冶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5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连杆伸缩式附着架
- 下一篇:一种焊接式梯级后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