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3856.2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5/06 | 分类号: | G07F15/06;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柳江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在需要充电时,目前的插卡充电方案存在如下缺陷:
充电需要携带充电卡,存在“易遗忘,易丢失”的缺点,由此可能给车主带来相当的不便,尤其在车辆必须充电时,甚至导致车辆无法行驶;
充电时需要驾驶员进行“插卡、输入密码、选择充电口以及选择充电方式”的操作;且每次充电都需要进行此操作,仅该步骤的操作时间大于20s,且该步骤是在车外的充电桩前完成的,如遇恶劣的天气(如在刺骨的寒风、狂风暴雨或者烈日当头等天气情况时车辆必须充电),对车主是极大的考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旨在通过充电前在车内插卡的方案提高插卡充电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读写单元、中控显示装置和充电单元,所述读写单元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中控显示装置、所述充电单元分别相连接。
在上述充电系统中,所述读写单元包括充电卡和读写卡器,所述充电卡插于所述读写卡器。
在上述充电系统中,所述读写卡器安装于车舱内。
在上述充电系统中,所述读写卡器设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与整车控制器通讯,在充电过程中处于启动状态,用于将所述充电卡锁于所述读写卡器。
在上述充电系统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机、充电枪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枪设于所述充电机,所述充电机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桩相连接。
在上述充电系统中,所述充电机通过充电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车内和充电桩分别安装有通信模块一和通信模块二,所述通信模块一和所述通信模块二通过所述充电枪中的两个备用触头用于实现车辆与充电桩的通讯。
在上述充电系统中,所述充电桩端设有读写卡装置,所述读写卡装置与读写单元的读写卡器中的通信模块中的信息一致。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与目前的插卡充电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系统存在以下优点:
使用读写卡器在车内进行充电卡的信息读写,且车内的读写卡器与充电桩的信息相同,使电动汽车的充电线与充电桩进行通信,通过使用中控显示装置进行人机信息交互处理实现了车内识别,较之于传统充电方案中的“一车配一卡、充电桩通过识别卡来识别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充电桩直接原地识别车”,省略了目前纯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按步骤使用充电卡的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系统的电桩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系统的车辆接口电气连接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系统的充电模式下的供电接口电气连接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VCU、读写单元、中控显示装置和充电单元,读写单元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接,整车控制器与中控显示装置、充电单元分别相连接。
读写单元包括充电卡和读写卡器,充电卡插于读写卡器,读写卡器安装于车舱内,读写卡器还可以设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与整车控制器通讯,在充电过程中处于启动状态,用于将充电卡锁于读写卡器。
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机、充电枪和充电桩,充电枪设于充电机,充电机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接,充电枪与充电桩相连接。
充电机通过充电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车内和充电桩分别安装有用于实现车与充电桩之间的通讯,而通信模块一和通信模块二的连接是通过充电枪中的两个备用触头来实现的。
充电桩端设有读写卡装置,读写卡装置与读写卡器中的通信模块中的信息一致。
上述充电系统的充电过程具体如下:
S1:插卡步骤:
插卡前车辆需要上电(将钥匙转到ACC或ON),使车辆处于上电状态,充电卡在充电前的任意时刻插入读写卡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3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FID的手机存放柜
- 下一篇:单摄像头可旋转的车载视频记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