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3698.0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吸引 小儿 疝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及含有这种疝气针的装置,属于手术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分常规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而发展前景好的为腹腔镜手术,一部分医生完全是用腔镜手术的器械将针和线引入腹腔在腹腔内缝合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另一部分医生使用自己制作简单的器械(如专利201012092Y公开了一种简易疝气针)在腹腔镜的监测下完成腹腔内或腹腔外皮下的疝囊高位结扎。临床应用的疝气针根据医生需要比较多样。
例如,专利CN201564520U公开了一种自动疝气针,但它只能出线,不能进线,且结构相对复杂,不能弯曲,与人体结构不符,存在针的直径较大,操作不灵活,创伤大,手术时间长,针的成本提高等缺陷。
再如专利CN201012092Y公开了一种疝气专用针,一根针的一端设有穿线孔另一端设有勾线勾,结构简单,但是它存在直径较粗,针尖比较尖,而且较厚,无针颈的弯曲,容易刺破血管和腹膜,不容易在腹膜外潜行,出线的一端倒勾容易使得腹膜及部分组织牵拉,组织受损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及含有上述疝气针的装置,该疝气针及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小儿疝气针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包括针体1和针柄2,针柄2连接在针体1尾部,针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针体1长4cm,前端为尖锐针头。
所述针柄2自与针体1连接的一端起1.5cm的范围内带有防滑条纹21。
针柄2尾部向内缩小,形成接头部22,接头部22长1.5cm。
含有上述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缝合线3、腹腔镜4和负压吸引装置5,腹腔镜4探入腹腔内,缝合线3从针体1端穿入针体1,且穿入针体1的缝合线3不少于针体1的长度。
所述装置还包括腔镜手术抓钳6。
使用时,缝合线3从针体1端穿入针体1,针体1垂直于腹壁7刺入,针尖达腹壁7下动脉与疝囊8入口处之间附近的腹膜外间隙,避开输精管、精索血管、子宫圆韧带等其他组织沿疝囊8入口处内侧腹膜外间隙潜行半圈后刺入腹腔,使用腔镜手术抓钳6将针体1内的缝合线3一端提出留在腹腔内,将针体1退出至腹壁7刺入点腹膜外间隙,延反方向自腹膜外间隙潜行半圈后自刚才的腹膜穿刺孔刺入腹腔,使用腔镜手术抓钳6将留在腹腔内的缝合线3穿入针体1;将负压吸引装置5与针柄2的接头部22相连,配合负压吸引将针体内的缝合线3一端吸到体外,与留在体外的另一端打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及含有这种疝气针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在腹壁7外留有一个穿刺孔,可避免缝合线3在腹壁7外打结造成的牵拉疼痛。附图说明
图1 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
1-针体;2-针柄;21-防滑条纹;22-接头部
图2 缝合线穿入方式
3-缝合线
图3 含有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的装置
4-腹腔镜;5-负压吸引装置;6-腔镜手术抓钳;7-腹壁;8-疝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包括针体1和针柄2,针柄2连接在针体1尾部,针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针体1长4cm,前端为尖锐针头。
所述针柄2自与针体1连接的一端起1.5cm的范围内带有防滑条纹21。
针柄2尾部向内缩小,形成接头部22,接头部22长1.5cm。
实施例2 含有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的治疗小儿疝气的装置
含有上述一次性负压吸引式小儿疝气针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缝合线3、腹腔镜4和负压吸引装置5,腹腔镜4探入腹腔内,缝合线3从针体1端穿入针体1,且穿入针体1的缝合线3不少于针体1的长度。
所述装置还包括腔镜手术抓钳6。
实施例3 治疗小儿疝气的装置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缝合线3从针体1端穿入针体1,针体1垂直于腹壁7刺入,针尖达腹壁7下动脉与疝囊8入口处之间附近的腹膜外间隙,避开输精管、精索血管、子宫圆韧带等其他组织沿疝囊8入口处内侧腹膜外间隙潜行半圈后刺入腹腔,使用腔镜手术抓钳6将针体1内的缝合线3一端提出留在腹腔内,将针体1退出至腹壁7刺入点腹膜外间隙,延反方向自腹膜外间隙潜行半圈后自刚才的腹膜穿刺孔刺入腹腔,使用腔镜手术抓钳6将留在腹腔内的缝合线3穿入针体1;将负压吸引装置5与针柄2的接头部22相连,配合负压吸引将针体内的缝合线3一端吸到体外,与留在体外的另一端打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3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桡动脉穿刺压迫器
- 下一篇:一种带尖刺的半月板损伤手术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