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收的血管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3377.0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飞;景在平;王怡然;聂知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A61L31/06;A61L3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血管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血管内的部分或全部可吸收的血管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并发症是血栓反复脱落,导致肺栓塞和肺梗死,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临床上,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以往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全身抗凝治疗、局部溶栓、外科取栓等其他方法,这些治疗方式创伤面较大、危险性大且技术难度大。近几年来采用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的血栓,避免血栓随血流进入肺动脉而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经皮下静脉滤器置放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下腔静脉滤器分为永久和临时两种,使用永久性滤器需长期服用抗凝药,否则会带来其他并发症;使用临时性滤器到在一定时限内需要再次穿刺以取出滤器,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压力、身体造成痛苦。
申请号为“201220645604.8”、授权公告号为“CN 202908879 U”、名称为“一种生物可降解的下腔静脉过滤器”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腔静脉过滤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是有多条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组成的圆锥形结构,所述下部是生物可降解的支架,每条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与支架具有连接点。这个实用新型的下腔静脉过滤器通过由多条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组成的圆锥形结构起到过滤血栓的作用,生物可降解的支架起固定作用,植入体内后,通过支架将过滤器固定于下腔静脉,起到临时性保护的作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在完成使命后可以缓慢降解,降解产物最终被人体吸收,既避免了植入永久性滤器后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升高的缺陷,又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此实用新型的缺陷在于:虽然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缝合线,但如果缝合线的横截面直径不变,当缝合线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边缘降解速度大于中心的情况,导致生物可降解缝合线整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导致医源性肺栓塞,引起例如中风等并发症以及其他毒副作用。
申请号为“201220450968.0”、授权公告号为“CN 203001176 U”、名称为“可回收血管内支架式滤器”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内支架式滤器,包括支架主体、连接环和回收装置,支架主体采用一根或多根金属丝相互编织,网孔呈菱形或方形,为开环结构,支架主体呈等直径的圆筒状或上细下粗的锥形,支架主体的近端用闭合的金属丝作为连接环串联,连接管上等距离焊接等长度的金属回收线,金属回收线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作为回收装置。这个实用新型的支架网眼较以往滤器的网眼更密集,对于较小的血栓亦能起到有效的拦截,同时支架有大量的网眼,不会影响静脉血液回流。此实用新型的缺陷在于:患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实行介入手术将其从体内取出,限制了再次手术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部分或全部可自行降解、防止捕获网因块状脱落随血液流动造成的医源性栓塞及其他并发症、不限制手术时间、减小支架壁对血管造成伤害的可吸收的血管过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的血管过滤装置,由支撑体和捕获网组成,所述的捕获网的中心设在支撑体的轴线上,捕获网由至少3根中点相互连接的可吸收线组成,可吸收线的两端连接在支撑体上,可吸收线由中点向两端呈辐射状对称布设在支撑体内,可吸收线的横截面直径由两端向中点逐渐递减,可吸收线任一位置的横截面的直径尺寸大于可吸收线中点相互连接处的节点的直径尺寸。血管过滤装置植入人体一段时间后,由于捕获网的截面尺寸由边缘处至中心处逐渐递减,捕获网由中心处至边缘处逐渐降解,不会发生因为捕获网块状脱落而导致的脱落块随血液流动造成的医源性栓塞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组成捕获网的材料可以是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自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乙醇酸、聚L乳酸、或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等可吸收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捕获网为凹面或平面或不规则面。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体上对称布设有凹陷,凹陷的深度为0.1mm~5mm。回收血管过滤装置时,回收装置可以直接牵引血管过滤装置的凹陷结构,避免触及血管壁产生摩擦,减小对血管壁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的构成捕获网的可吸收线连接在支撑体的凹陷上,血管过滤装置的轴向截面呈平滑状,进入血管固定后,血管壁不会有凸起现象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的位于捕获网边缘处的可吸收线的横截面直径为0.2mm~1.0mm,位于捕获网中心处的可吸收线的横截面直径为0.05mm~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3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