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3237.3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巩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叶辉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571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呼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具体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呼吸器多为发生自输入的供氧结构,供氧不是很稳定,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很多,需要接呼吸机,现有呼吸机操作是两人操作,一人进行护理操作,一人将呼吸机管道接在模拟肺上,但是呼吸管道有时不够长,会为患者呼吸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机,包括底座、氧气泵、导管和呼吸软管,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方设有固定架,固定框架内设有控压发生器,控压发生器的右侧设有呼吸器具放置箱,导管连接控压发生器和氧气泵,氧气泵输入端通过小三通连接导管和出气管,控压发生器由安装在发生罐上的送气泵、安装在送气泵上的控制阀和设在发生罐上的给料口组成,氧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小三通连接进气管和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支管,导管、进气管、出气管与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第四电磁阀,出气管和进气管与呼吸管接头连接,呼吸管接头前端通过呼吸软管连接呼吸面罩,呼吸管接头上靠近呼吸面罩处设有气囊,呼吸管接头上靠近气囊处设有吸引管,吸引管上设有防尘罩,吸引管的顶端设有吸口;所述呼吸软管内设有两端开有通孔的连接筒,连接筒右端的通孔通过呼吸连接管连接到呼吸面罩,连接筒左端的通孔通过第二呼吸连接管连接到气囊,连接筒的两个通孔内均安装有套管,且套管的一端置于连接筒内,第二呼吸连接管与呼吸连接管均转动设于套管内,第二呼吸连接管与呼吸连接管位于连接筒内部的部分上安装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壁上设有螺纹,套管的端部与环形凹槽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引管为一次性橡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第四电磁阀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空压发生器保证了氧气供给的稳定性,连接筒的设置能够增加呼吸管的长度,从而方便患者头颅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机中呼吸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压发生器、2-第一电磁阀、3-氧气泵、4-出气管、5-小三通、6-吸口、7-防尘罩、8-吸引管、9-气囊、10-呼吸面罩、11-呼吸管接头、12-进气管、13-控制器、14-导管、15-支管、16-第二电磁阀、17-第三电磁阀、18-第四电磁阀、19-底座、20-固定架、21-固定框架、22-呼吸器具放置箱、24-呼吸软管、110-发生罐、120-给料口、130-送气泵、140-控制阀、241-第二呼吸连接管、242-套管、243-连接筒、244-环形凹槽、245-呼吸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叶辉;,未经巩叶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3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喉罩
- 下一篇:一种盛医疗废弃针头的利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