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砂类土密度试验的环刀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2936.6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国;罗强;张正;张良;蒋良潍;孟伟超;骆飞;宋鑫;魏明;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砂类土 密度 试验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刀取样装置,属于土工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是否能对岩土的工程特性做出定量、合理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状土样的采取质量。在土工试验中,密度试验可测定土的密度,计算出土的干密度、孔隙比等指标,从而可定量分析土体工程性能。常用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及灌砂法。其中,环刀法操作最为简单,方便,它采用圆环形环刀插入土体中,再将环刀连同贴附在刀内的土体一起取出,削掉凸出的土体,即可得土样,再进行称重等操作即可完成密度试验。但是,环刀法主要适用于粉土和黏性土的密度试验,砂类土粘性差,不能较好的贴附在环刀上,而会沿着环刀壁下滑,造成土样的损失;因此,环刀法不适用于砂类土的密度试验。蜡封法一般不用于测定砂类土密度;灌砂法虽可用于砂土的密度试验,但其操作复杂,使用器具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砂类土密度试验的环刀取样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对砂类土进行取样,完成砂类土密度试验,且取样操作简单,取样完整,对砂土的扰动性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砂类土密度试验的环刀取样装置,包括环刀,其结构特点是:托板置于环刀的刃口侧上,环刀的非刃口侧与圆形透明盖板的凹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取样时,将环刀与托板及圆形透明盖板分开,再将环刀的刃口侧垂直压入土体,直至砂土高出环刀非刃口侧;刮除高于环刀非刃口侧的土体,然后盖上圆形透明盖板,使圆形透明盖板的凹槽与环刀非刃口侧配合;然后,用托板从稍低于环刀刃口侧处横向(即水平方向)切入土样,托住已装满土样的环刀及圆形透明盖板;再一起反转平置,移除托板,刮除环刀刃口侧土样,用毛刷扫除圆形透明盖板表面土样,即完成取样;最后对圆形透明盖板及其环刀和环刀内土样进行称重等操作,即可完成砂类土的密度试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取样过程中,先后通过托板和圆形透明盖板将环刀内的砂土土样托住,保证砂土土样不会沿着环刀壁下滑、漏失,取样完整、有效,保证后续的砂土密度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本实用新型装置与现有的不能用于砂土密度试验的环刀法相比,仅多了覆盖并保持圆形透明盖板的操作;较之灌砂法,辅助器具少,操作大为简化。
上述的环刀的非刃口侧还可与导环内壁的环刀槽配合。
这样,在将环刀刃口侧垂直压入土体时,将导环置于环刀非刃口侧上,使其内壁的环刀槽与环刀的非刃口侧配合。通过导环向环刀施加压力,使环刀受力均匀,避免了直接向环刀施加压力造成的施力不均对土样的影响和干扰。
上述的托板为薄铁板制成。
采用薄铁板作为托板,制作方便,成本低,且较容易切入土体进行取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砂类土密度试验中取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砂类土密度试验中取样完成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于砂类土密度试验的环刀取样装置,包括环刀2,其结构特点是:托板4置于环刀的刃口侧2b上,环刀2的非刃口侧2a与圆形透明盖板3的凹槽3a配合。
本例的环刀2的非刃口侧2a还可与导环1内壁的环刀槽1a配合。
本例的托板4为薄铁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2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手柄的尿液采集试管
- 下一篇:用于纸箱的压力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