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收管腔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0686.2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1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盛卫文;张瑞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心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L31/06;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支架 | ||
1.一种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制备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多个通孔、以及所述通孔内填满有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网管状结构,包括多列波状的主体结构杆、连接于相邻主体结构杆之间的连接杆;
所述支架本体的每一列主体结构杆由多个基本结构杆首尾一体连接,且相邻列主体结构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呈左右对称;其中
所述基本结构杆包括:首尾一体相间连接的第一V形杆和第二V形杆,与所述第一V形杆的波峰一体连接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与相邻列的第二V形杆的波峰一体连接,以及制备在所述第一V形杆和/或第二V形杆上的多个通孔;
所述第一V形杆的波峰为m形波峰,所述第二V形杆的波峰为n形波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分布于所述第一V形杆的波峰处与第二V形杆的波峰处以及,所述第一V形杆与第二V形杆一体连接形成的波谷处,或分布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全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壁厚为100~250微米,所述通孔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为10~23000平方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通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大小为5000~10000平方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制备材料为与所述通孔内的填充材料相同或不同的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为聚乳酸PLA、左旋聚乳酸L-PLA、右旋聚乳酸D-PLA、消旋聚乳酸PDLLA、聚己内酯PCL、碳酸酯PTMC、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聚氨基酸衍生碳酸酯PDTE或聚原酸酯PO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量为3万~40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制备材料为分子量30万的PLA,所述填充材料为分子量5万~10万的P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心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心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06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