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8790.8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孟;段秀华;张文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放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影音播放产品的普及,人们对声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耳机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除了要求耳机具有高、中、低层次分明以及剧院般的缭绕四周的音质表现外,还希望即使长时间使用耳机,也不会产生疲劳感,不易对人耳听力造成损害。
目前耳机从结构上区分,大体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耳机,是指采用封闭式声腔结构设计,将耳机单体所发出的声音封闭在耳机壳内与人耳间的空间中,邻近的人不易听到耳机所发出的声音;其优点在于,将耳机单体发出的声音集中到耳道口,强化了低音的效果,但耳机声音过于集中于头部中央,不易有声场缭绕的感觉,同时长时间使用容易使人产生疲劳,甚至损害人的听力。相对地,开放式耳机,则是将耳机单体所发出的声音可局部地让邻近的人听到,声音不会被集中在头部中央,声场开阔自然,长时间使用也不易产生疲劳,但无法有优质的低音表现。
现有技术中,为使开放式开机具有较好的低音表现,一般将耳机后腔空间加大或者采用直径比较大的喇叭单体,这样会导致耳机整体尺寸加大,不利于耳机的轻型和小型设计。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兼具封闭式与开放式耳机的优点的开放式耳机,在其声场开阔自然,长时间使用不易产生疲劳且不易对人耳听力造成损害的基础上,具有优质的低音表现,且整个耳机结构轻小,便于携带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耳机,声场开阔自然,长时间使用不易产生疲劳且不易对人耳听力造成损害,尤其是具有优质的低音表现,且结构轻小,便于携带和使用。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由前向后设置的前盖、喇叭单体和后壳,前盖上具有若干出声孔,前盖与喇叭单体之间形成有耳机前腔,喇叭单体和后壳之间形成有耳机后腔,后壳上设有引出喇叭线的出线孔,喇叭单体具有磁铁部和位于磁铁部前侧的振膜,磁铁部的中心部位具有前后贯通的喇叭中孔,所述后壳上还设置有位于耳机内部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后端与耳机外部空间连通,前端插设在所述喇叭中孔内并与所述振膜之间相距一定距离,且该距离大于所述振膜的最大振动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开放式耳机,其本身具有声场开阔自然,长时间使用不易产生疲劳且不易对人耳听力造成损害的优点,同时通过在耳机后壳上设置导音管,能够将喇叭单体动作的背波集中传至人耳耳道口达到补偿低音的效果,使开放式耳机能够具有优质的低音表现;另外,导音管具有一定的长度与管径,可迅速适量地将背波排出人耳,具有平衡气流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提高长时间使用不易产生疲劳的效果;再者,由于导音管前端直接插入喇叭单体的中孔中, 能够缩小耳机后腔的体积,使整个耳机结构轻小, 可用作便携式耳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放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的后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放式耳机实测频响曲线(实线所示)与现有普通开放式耳机的频响曲线(虚线所示)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8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接口
- 下一篇:一种考试用USB耳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