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模的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8634.1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凌云;周孟东;叶文启;陈忠;徐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36;E04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周濂堂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是涉及建筑施工用辅助工具的设计技术,确切地说是混凝土圆柱模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设计图纸,建筑施工中,经常会碰到圆形柱,圆形柱的施工方法目前比较常见的有:钢模法、片状木模散装法、波纹管法。其中钢模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前期投入比较大,定做时间比较长,再者由于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圆形钢模的使用达不到理想的周转次数,故造成施工不够经济,一般的项目使用比较少;当圆形柱工程量比较少的时候,用片状木模散装也是一种方法,但问题质量无法保证,观感不行,如果做清水模根本行不通;还有一种方法是波纹管充当模板,虽然混凝土浇筑后表面观感能满足要求,但是波纹管不能重复使用,梁柱节点处拼缝也无法达到预计效果,使用起来没有前面两种方法方便;最近我们使用一种新型的圆柱施工方法,采用成品的圆形模板进行施工,用卡箍进行加固,能很好地弥补前面三种方法的缺陷,更好地满足当前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便、成本低、安全的一种圆柱模的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模的施工结构,所述圆柱模是用于一种浇筑圆柱混凝土的模板,所述模板,由两张成型的半圆形模板,模板两侧分别是凸槽和凹槽,两个半圆形模板互相咬合成空芯圆柱模板;其构造是:在空芯圆柱模板外侧,由钢条柱箍等间隔围裹模板紧固,空芯圆柱模板竖直地安插在双排脚手架中间;模板间相叠到按需高度,接缝处由钢条柱箍连接;在圆柱模2/3标高处,设置用于确保柱子垂直度和稳定性的抛撑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后的积极效果是:柱箍材料简单,施工方便,对圆柱加固效果好;围绕圆柱的双排脚手架能保证工人施工中的安全;抛撑钢管和短钢管构成一个整体,能有效控制圆形柱的稳定性及混凝土垂直度;这种结构解决了施工现场圆形柱加固质量差的难题,提高了圆柱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提升了施工工艺,且该结构简便,材料可重复利用,节约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半圆形模板示意图,
图2、钢条柱箍示意图,
图3、双排脚手架示意图,
图4、抛撑结构示意图,
图5、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圆柱模的施工结构,所述圆柱模是用于一种浇筑圆柱混凝土的模板,所述模板,由两张成型的半圆形模板1模板两侧分别是凸槽2和凹槽3,两个半圆形模板互相咬合成空芯圆柱模板;其特征是:在空芯圆柱模板外侧,由钢条柱箍4等间隔围裹模板紧固,空芯圆柱模板竖直地安插在双排脚手架中间;模板间相叠到按需高度,接缝处由钢条柱箍连接;在圆柱模2/3标高处,设置用于确保柱子垂直度和稳定性的抛撑结构14。
所述钢条柱箍是钢板条5压成圆形状,在钢板条的两端头均有90度外弯折6,弯折部位有孔,穿过螺栓7与螺帽8紧固。
所述双排脚手架,其构成是:靠近地面的长杆等间隔分布各4根直杆,平行地面,互相垂直,构成称为扫地杆10的一层,在水平长杆交错处均有一根垂直地面的立杆11,扫地杆上方等间隔分布二层与扫地杆平行的纵杆13与横杆12,三杆交叉处有扣紧固,构成双排脚手架17。
所述抛撑结构,由4根指向四个方向与地面成45°角的钢管15,其中两杆上端分别搁置在由围绕圆柱模四根短杆16构成井字形的四个角的对角同一侧,另外两杆上端分别搁置在空角的两侧,均由扣件紧固,整体组成抛撑结构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8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结构构造柱钢模板
- 下一篇:电梯井物料平台液压爬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