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8537.2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映标;张宗勤;胡安林;张宁甲;张潇;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2 | 分类号: | B65D90/22;B65D88/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外浮顶 原油 储罐一 二次 密封 空间 油气 燃爆 装置 | ||
1. 一种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激光气体监测装置(2)、抑制剂补充装置(3)以及设置在外浮顶原油储罐二次密封板(4)上的光纤气体传感器(5),所述激光气体监测装置(2)通过多芯光缆(6)与光纤气体传感器(5)连接,所述光纤气体传感器(5)的传感器光头置于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7)内,所述抑制剂补充装置(3)与设置有电控管路阀(8)的输送管(9)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9)的另一端穿过外浮顶原油储罐二次密封板(4)进入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7)内,所述控制装置(1)分别与激光气体监测装置(2)、抑制剂补充装置(3)以及电控管路阀(8)电气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气体传感器(5)包括光纤信号收发单元、光纤信号反射单元以及双向吹扫单元,所述光纤信号收发单元包括光纤组(10)和双向透光镜(11),所述光纤信号反射单元包括反光镜(12)以及反光镜盖(13),所述双向透光镜(11)与反光镜(12)之间保持一定焦距,所述光纤组(10)中发光传导光纤(10a)的传导光信号经双向透光镜(11)射出后,经反光镜(12)反射,其反馈的光信号由光纤组(10)中的接受传导光纤(10b)所接受,所述双向吹扫单元包括与外部高压气体源连接的气路接头(14),所述气路接头(14)与主体(15)连接,在所述主体(15)上设置有与气路接头(14)连通的自洁气路,所述反光镜盖(13)朝向双向透光镜(11)的端面呈圆弧斜面结构,高压气体经自洁气路对准反光镜(12)的镜面吹扫,气体经反光镜盖(13)的圆弧斜面结构反射后,又对着双向透光镜(11)的镜面吹扫。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洁气路包括设置在主体(15)上且与气路接头(14)连通的环形腔(16)以及沿主体(15)轴向贯通且呈一定倾斜角度的多个气孔(17),所述多个气孔(17)均为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且分别与环形腔(16)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接头(14)与端盖(18)连接,所述端盖(18)与主体(15)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18)与主体(15)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9)。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组(10)外套有护套(27),通过护套(27)包覆的光纤组(10)与定位套(20)内孔相连,所述定位套(20)与主体(15)一侧端面定位后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双向透光镜(11)与双向透光镜套筒(21)一端连接,所述双向透光镜套筒(21)另一端与主体(15)另一侧端面定位后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双向透光镜(11)通过双向透光镜盖(22)固定在双向透光镜套筒(21)端部,所述反光镜(12)设置在支座(23)上,并通过连接在支座(23)上的连接压盖(24)以及反光镜盖(13)进行紧固,所述主体(15)通过连接板(25)与支座(23)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25)上设置有长条形的调节槽(26),所述双向透光镜(11)与反光镜(12)之间的焦距通过调节槽(26)进行调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向透光镜(11)与反光镜(12)外设置有整体式防尘罩(28),所述防尘罩(28)与支座(23)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抑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油气燃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源为惰性气体储气瓶(29),所述惰性气体储气瓶(29)通过设置有电控气瓶阀(30)的气路管(31)与输气管(9)连接,所述气路接头(14)通过设置有压力延时阀(32)的除污气体支管(33)与输气管(9)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与电控气瓶阀(30)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未经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85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