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7897.0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昆;韩伟;翁韶波;王鑫;艾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众纳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53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膀胱 化疗 药物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管。
背景技术
膀胱癌术后常规需要灌注化疗药物,平均每位患者至少要接受16-20次以上的膀胱灌注治疗,复发的患者则需要更多次的灌注治疗。因为没有专用的膀胱灌注装置,目前所使用的膀胱灌注装置就是普通的尿管或者弗莱氏尿管,但是它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尿管的外口与注射器的注射口不相匹配,造成在灌注过程中有很多化疗药液自缝隙溢出;2.由于尿管外口没有抗回流装置,造成注入的化学药剂当松开注射器时,由于膀胱内压力的原因致药剂向体外流出;3.尿管用于引流尿液,所以内径越大引流效果越好,但其内径越大,导致化学药剂存留在管腔越多。以上缺点均可造成化学药剂的浪费,因为每次膀胱灌注药剂的量仅有20-40ml,所以少量的浪费就可能降低药物的疗效,而我们在临床观察,由于操作时尿管的不匹配导致的浪费平均可达5-10ml,再加上经验少、不熟练,浪费多的时候可达10ml以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看到这些浪费时,也会增加对医生的不信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造成化学药剂的浪费以及可能会增加对医生的不信任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管,所述灌注管包括两个管腔,在内侧端所述两个管腔均有开口,且开口大小相同,在外侧端所述灌注管分为两个端口,其中一个为注入口,带有抗回流装置,用于向膀胱内注入化学药剂,另一个为观察口,设置有卡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特殊培训,会使用尿管即可使用灌注管,医师或护士注入药剂更加快速、准确,可大大减少对药剂的浪费,缩短灌注过程的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侧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侧端,2-内侧端,3-卡子,4-抗回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管,包括:所述灌注管包括两个管腔,在内侧端2所述两个管腔均有开口,且开口大小相同,在外侧端1所述灌注管分为两个端口,其中一个为注入口,带有抗回流装置4,用于向膀胱内注入化学药剂,另一个为观察口,设置有卡子3。
所述注入口可与注射器口无缝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一次性膀胱化疗药物灌注管外观类似普通弗莱氏尿管,置入过程与尿管一致,但内在作用完全不同。它同样包含两个管腔(内径不需太大),但是没有气囊,两个管腔内径大致相同,在内侧(置入膀胱的一端)两个管腔均有开口,大小相同。在外侧(体外的一端)分为两个端口,其中一个带有抗回流装置,称作注入口,开口与注射器口可无缝连接(类似于尿管气囊的注气口),用于向膀胱内注入化学药剂。另外一个开口内安装卡子一个,称作观察口,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当灌注管置入尿道前,打开卡子,置入尿道后当有尿液流出,可确定灌注管内端已到达膀胱,再插入1cm即可,此时关闭卡子,注入药剂时则不会有药剂流出。自注入口注入化疗药剂后,再抽取5ml生理盐水注入使管腔驻留药剂进入膀胱后,即可拔除灌注管。
本灌注管置入时方法与尿管相同,所以不需特殊培训,会使用尿管即可使用灌注管。医师或护士注入药剂更加快速、准确,可大大减少对药剂的浪费,缩短灌注过程的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的痛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众纳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众纳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7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腔室辅助导尿管
- 下一篇:经外周中心静脉置入导管的固定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