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式起重机司机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26794.2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伟;王积贤;康其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式起重机 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司机室,尤其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司机室。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仓库等场合的起吊设备,在工程建设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起重机司机室是塔式起重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为起重机司机提供封闭的操作空间,进行安全驾驶。现有的塔式起重机司机室普遍沿用传统的“前苏联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1.司机座椅不可调,导致司机驾驶疲劳,同时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转动以观察特殊位置的工作状况;
2.司机座椅与操控台分离,间距固定无法调整,导致司机无法安装个人身体条件调整最佳工作位置,同时在观察特殊位置的非正常坐姿下无法顺利操控起重机;
3.司机室视野较差,存在大量的视觉死角;
4.司机室与司机室平台通过耳板和销轴安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耳板焊接后容易变形,导致司机室固定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且在高空中司机室与司机室平台的减震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司机室,能够解决现有塔式起重机司机室的弊端,司机座椅与操控台一体式设计且具有良好的观察视角,同时塔式起重机司机室与司机室安装平台采用新型连接方式,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塔式起重机司机室,包括司机室舱体支架和司机室舱体,司机室舱体由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组成,司机室舱体的前面板为弧形前面板,弧形前面板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前视窗和下前视窗;下面板的前部设置有下视窗;左面板和右面板上分别竖向设置有多组左视窗和右视窗;左面板和右面板的上端前部分别设置有可调式电动后视观察镜;后面板设置有舱门,舱门的左右两侧及舱门上均设置有后视窗;司机室舱体内部设置有可调式座椅,可调式座椅包括底座和活动座椅,所述的底座分为固定座、前后移动部和左右移动部,所述的固定座固定在下面板上,固定座上表面平行设置有三组前后移动滑槽,所述的前后移动部包括前后移动支板,前后移动支板的下表面对应三组前后移动滑槽设置有三组前后移动滑块,三组前后移动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三组前后移动滑槽内,三组前后移动滑块的右端面分别对应连接三个前后移动直线步进电机,三个前后移动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表面;前后移动支板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有三组左右移动滑槽;所述的左右移动部包括左右移动支板,左右移动支板的下表面对应三组左右移动滑槽设置有三组左右移动滑块,三组左右移动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三组左右移动滑槽内,三组左右移动滑块的后端面分别对应连接三个左右移动直线步进电机,三个左右移动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前后移动支板上表面,左右移动支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活动座椅的转动轴与轴承内圈固定,活动座椅的转动轴外圈固定有大齿轮,左右移动支板上竖直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所述的活动座椅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端的座椅本体,所述的座椅本体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和右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左操控台和右操控台分别与左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和右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滑动连接;座椅本体下表面两侧还分别固定有左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和右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左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左操控台右端面,右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右操控台左端面;
所述的司机室舱体支架包括矩形的司机室舱体固定架和固定在司机室舱体固定架下表面左右两侧的连接板,连接板采用U形槽钢,左侧连接板开口朝向上支座连接板且套设在上支座连接板上,左侧连接板的上下两端面通过螺栓与上支座连接板固定,且左侧连接板的上下两端面与支座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块;左侧连接板和右侧连接板的后端通过螺栓与过道平台固定。
所述的司机室舱体固定架中间连接有十字形支撑板。
所述的减震块采集减震橡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6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