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块化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26622.5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侯强;陈晓飞;陈鹏;张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瑞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块化 静止 无功 发生器 控制器 | ||
1.一种新型模块化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电源调理模块、光纤接口模块、外接端口模块,所述电源调理模块、光纤接口模块、外接端口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控制模块通过PC104接插件连接,
所述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DSP控制器Ua01、CPLD模块CTRL-CPU_CPLD、JTAG接口Ha01、铁电RAM Ua03和RS485接口电路Ua02,所述CPLD模块CTRL-CPU_CPLD、JTAG接口Ha01、铁电RAM Ua03和RS485接口电路Ua02分别与所述DSP控制器Ua01相连,
所述光纤接口模块包括PWM信号支路和IGBT状态监测支路,
所述外接端口模块外接端口模块包括继电器驱动支路、外部控制输出支路和外部控制输入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块化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WM信号支路包括总线驱动器Ud03、光纤发送器Ud01和驱动三极管Qd01,所述DSP控制器Ua01的PWM信号PWM1APC104AB接入所述总线驱动器Ud03的第2引脚,所述总线驱动器Ud03的第18引脚通过电阻Rd03与所述驱动三极管Qd01的基极相连,所述驱动三极管Qd01的集电极与所述光纤发送器Ud01的第1引脚相连,所述驱动三极管Qd01的发射极和所述光纤发送器Ud01的第2引脚均接DGND,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电阻Rd01、电阻Rd02、电阻Rd19、电阻Rd20的并联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d01、电阻Rd02、电阻Rd19、电阻Rd20的并联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d01的一端和D+5V相连,所述电容Cd01的另一端接DGND,所述光纤发送器Ud01的第1引脚还与电容Cd0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d02的另一端接DGND,所述总线驱动器Ud03的第1、第10、第15、第17、第19引脚接DGND,所述总线驱动器Ud03的第20引脚接D+5V,
所述IGBT状态监测支路包括光纤接收器Ud02、反向器Ud04A和总线收发器Ud15,IGBT模块状态监测信号从所述光纤接收器Ud02的第5、第6引脚输入,所述光纤接收器Ud02的第2引脚接DGND,所述光纤接收器Ud02的第3引脚接D+5V,所述光纤接收器Ud02的第1、第4引脚接所述反向器Ud04A的第1引脚,所述反向器Ud04A的第2引脚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d15的第3引脚,所述总线收发器Ud15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d31接D+5V,所述总线收发器Ud15的第22引脚接DGND,所述总线收发器Ud15的第21引脚输出监测信号TZ1PC104AB至所述DSP控制器Ua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瑞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瑞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66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保压平衡保护的伺服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有六芯滑环的管道内窥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