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途观汽车的后盖自动开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6434.2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戴译宁;丁伟;田青;朱昊林;邵彦淇;许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联合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3 | 分类号: | E05F15/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自动 开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盖自动开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途观汽车的后盖自动开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后盖开闭系统已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有所配置,但在途观及同级别的车型上尚未有安装的先例。现有后盖开闭系统依据动力源类型分为电动式与液压式两类;依据制动机构类型可分为撑杆替代式、撑杆气动弹簧组合式、铰链式三类。其中,电动式相比液压式机构具有体积小、免维护、安全可靠等优点;撑杆替代式与铰链式需要对车身结构做较大改变,不适合售后安装;撑杆、气动弹簧组合式可应用于售后安装但现有机构普遍体积、重量较大,只适合于大型车辆。
中国专利CN103112507A公开了一种矿用车货箱后盖启闭机构,包括货箱挡板锁扣、挡板锁钩、锁钩连杆、摆杆、固定支架和固定挡块;固定于车架的固定挡块与所述摆杆部分嵌套,与货箱焊接一体的所述固定支架随货箱起落时,摆杆被所述固定挡块推动绕摆杆转轴转动;摆杆的一端部与所述锁钩连杆的一端铰接,锁钩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锁钩铰接。但是,对于小型汽车来说,尚未有比较合适的自动启闭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在小型汽车中方便使用的用于途观汽车的后盖自动开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途观汽车的后盖自动开闭系统,由举升机构、推杆曲柄机构、球头支架及自吸锁机构组成,
所述的举升机构与车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推杆曲柄机构与举升机构活动连接,
所述的球头支架连接在推杆曲柄机构的顶部,并与车辆后盖固定连接,
所述的自吸锁机构设置在后盖与车体的接触位置。
所述的举升机构包括机构支架、电机离合器及输出轴,所述的机构支架将举升机构整体连接在车体的D柱骨架上,所述的电机离合器控制输出轴的旋转以及固定的位置。
所述的推杆曲柄机构包括依次活动连接的曲柄及推杆,所述的曲柄通过轴承与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的推杆顶端连接球头支架。
所述的曲柄绕输出轴360°旋转。
所述的推杆的两端通过球窝与曲柄及球头支架连接,这样推杆就可以作旋转及摆动。
所述的自吸锁机构由连接在本体支架上的锁扣、拉索组件及锁紧组件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首次实现了后盖自动开闭功能在途观车型上的安装,可自适应途观原车气弹簧使用;
二、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大幅减小机构体积,可在不改变车体结构的前提下完成安装工作;
三、内置防过载、防过温、防夹、防碰撞等多重安全措施,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四、能根据外界温度,载荷情况,电流电压变化等自动调整系统运行速度和推力值,确保系统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举升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举升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杆曲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自吸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自吸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举升机构、11为机构支架、12为电机离合器、13为输出轴、2为推杆曲柄机构、21为曲柄、22为推杆、3为球头支架、4为自吸锁机构、41为锁扣、42为本体支架、43为拉索组件、44为锁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途观汽车的后盖自动开闭系统,其结构如图1-2所示,主要由举升机构1、推杆曲柄机构2、球头支架3及自吸锁机构4组成。举升机构1与车体固定连接,推杆曲柄机构2与举升机构1活动连接,球头支架3连接在推杆曲柄机构2的顶部,并与车辆后盖固定连接,自吸锁机构4设置在后盖与车体的接触位置。
接下来对上述组成部件做进一步描述。举升机构1的结构如图3-4所示,包括机构支架11、电机离合器12及输出轴13,机构支架11将举升机构整体连接在车体的D柱骨架上,电机离合器12控制输出轴13的旋转以及固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联合汽车改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联合汽车改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6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门夹与玻璃门的夹持结构
- 下一篇:齿条家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