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6335.4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红标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回收 锚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的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稳固地层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及抗剪强度,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本案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现有的锚固承压板一般是埋于地下,用以将锚索拉紧固定,由于锚固板与锚索的连接状态较为稳固,所以锚索不易于拔出回收,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且锚索穿越的地块不易施工。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批量生产、有利于使施工拉拔力达到最大、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由一个可移动板块组成或至少两个可移动板块拼接组成一个板体,在两个板块的其中一个拼接口处形成一个安装孔,在两个板块的另一个拼接口处形成一个回收孔;
其中的安装孔设置为锥形孔并且在该孔内安装夹片;
其中的回收孔设置为圆柱形;
所述安装孔、回收孔内穿入锚索,穿入安装孔内的锚索实施张拉,即为施工锚索;回收孔内的锚索不张拉,即形成回收锚索,施工锚索与回收锚索长度相等。
相应地,可进行以下设置:
所述夹片呈锥形用于夹持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
所述安装孔、回收孔均可拼凑为至少一个;
所述回收孔内也可安置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
所述定位板由一个或至少两个板块拼接组成一个环形、三角形、圆形、梯形或其它任意形状。
所述定位板放入地层中施工完毕后,张拉,拉紧安装孔的施工锚索,则回收孔处的回收锚索不张拉,越张拉安装孔处施工锚索时,定位板移动越多,定位板移动后,回收孔处的回收锚索被挤压得越紧。
若定位板由一个可移动板块组成,在该板块一端和固定装置拼凑形成一个安装孔,在该板块另一端和固定装置拼凑形成一个回收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的有益效果为:
(1)回收时,直接施加力量拉拔回收孔的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拔出后,安装孔的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自然松动,从而可轻易拔出回收,该锚固板可实现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的回收;例如,基坑选用锚索、锚杆等加固,施工完毕基坑进行回填,深入地层中的钢绞线、钢筋等已失去原有的锚固作用,其埋在地层中影响到周围地方施工,选用本锚固板进行施工,将钢绞线、钢筋等一头由夹片固定的定位板埋深入地层中,钢绞线、钢筋等完成其锚固作用后,将钢绞线、钢筋等拔出,仅定位板、夹片留在地层中;
(2)可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城市轻轨、铁路、公路、桥梁、地铁、边坡锚固、地基加固、基坑支护、水利水电等,本实用新型节省材料、环保、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中:
1、安装孔;2、回收孔;3、定位板;4、夹片;5、施工锚索;6、回收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易于回收锚索锚固板,包括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由一个可移动板块组成或至少两个可移动板块拼接组成一个板体,在两个板块的其中一个拼接口处形成一个安装孔1,在两个板块的另一个拼接口处形成一个回收孔2;
若定位板3由一个可移动板块组成,在该板块一端和固定装置拼凑形成一个安装孔,在该板块另一端和固定装置拼凑形成一个回收孔。
相应地,以上形成两个孔之后,其中的安装孔1设置为锥形孔并且在该孔内安装夹片4,夹片4呈锥形用于夹持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安装孔锚索施加预应力,此安装孔1可由至少两个定位板块拼凑为至少一个;
其中的回收孔2设置为圆柱形用于直接安装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其它圆形材料不施加预应力,此回收孔2可由至少两个定位板块拼凑为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红标,未经郭红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6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