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4740.2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肖自江;肖安江;肖志军;肖志华;肖志海;聂子城;周倬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自江;肖安江;肖志军;肖志华;肖志海;聂子城;周倬 |
主分类号: | C03B5/235 | 分类号: | C03B5/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火焰 横向 燃烧 节能 环保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熔窑,特别是涉及一种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熔窑普遍存在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不利于节能减排,玻璃液质量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的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是纵向长横向短的长方形玻璃熔化池的两短边分别对接纵向火焰燃烧器,熔化池两长边端分别配置加料口,熔化池两长边中部分别连接成型生产线,熔化池两长边在端部加料口与中部成型生产线之间分别连接一个或者一组横向全氧燃烧器。具有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玻璃质量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熔化池两长边端共设四组端置加料口。
作为优化,所述熔化池两长边中的每长边两端各设置一组端置加料口,所述四组加料口两两相对。
作为优化,所述每组加料口由两个并列的加料口组成。
作为优化,所述熔化池两长边共设四组横向全氧燃烧器。
作为优化,所述熔化池两长边中的每长边在成型生产线两侧各设置一组横向全氧燃烧器,所述四组横向全氧燃烧器两两相对。
作为优化,所述每组横向全氧燃烧器有两个或者三个并列的横向全氧燃烧器。优选两个的一组对应三个的一组,并且,为两对时,两个组与三个组总位于同一长边上。
作为优化,所述玻璃熔化池中间有连接两长边中点与短边平行的中间间隔墙,中间间隔墙与连接横向全氧燃烧器的区域之间设置底部设流液洞的两侧间隔墙,所述玻璃熔化池两长边在中间间隔墙与两侧间隔墙之间分别向外连接成型生产线。
作为优化,所述中间间隔墙与两侧间隔墙之间为设置有一道或者多道与熔化池短边平行的断续间隔墙;所述中间间隔墙与两侧间隔墙之间两侧的长边分别连接一条或者多条成型生产线;两侧间隔墙底部各设多个并列的流液洞。
作为优化,所述中间间隔墙与每侧间隔墙之间的断续间隔墙为并列的两道,并且两道断续间隔墙的断口在沿长边走向相互错落分布。即前道断续间隔墙的断口,对应后道断续间隔墙的续墙段;后道断续间隔墙的断口,对应前道断续间隔墙的断口。两侧间隔墙底部的流液洞各对应前道断续间隔墙的续墙段。本实用新型熔窑与传统熔窑相比,产能可以从日产1500吨产能,提高到日产3000吨产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具有燃烧完全,热效率高,玻璃质量好,显著提高产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纵向火焰加横向全氧燃烧节能环保玻璃熔窑是纵向长横向短的长方形玻璃熔化池1的两短边分别对接纵向火焰燃烧器2,熔化池1两长边端分别配置加料口3,熔化池1两长边中部分别连接成型生产线4,熔化池1两长边在端部加料口3与中部成型生产线4之间分别连接一组(或者一个)横向全氧燃烧器5。
具体是所述熔化池1两长边端共设四组端置加料口3。所述熔化池1两长边中的每长边两端各设置一组端置加料口3,所述四组加料口3两两相对。所述每组加料口3由两个并列的加料口组成。
具体是所述熔化池1两长边共设四组横向全氧燃烧器2。所述熔化池1两长边中的每长边在成型生产线4两侧各设置一组横向全氧燃烧器2,所述四组横向全氧燃烧器2两两相对。所述每组横向全氧燃烧器2有两个或者三个并列的横向全氧燃烧器2。优选为两对,一对两个对三个,另一对三个对两个,并且,同一长边配置三个的一组和两个的一组。
优选所述玻璃熔化池1中间有连接两长边中点与短边平行的中间间隔墙6,中间间隔墙6与连接横向全氧燃烧器2的区域之间设置底部设流液洞9的两侧间隔墙7,所述玻璃熔化池1两长边在中间间隔墙6与两侧间隔墙7之间分别向外连接成型生产线4。
更优选所述中间间隔墙6与两侧间隔墙7之间为设置有多道(或者一道)与熔化池1短边平行的断续间隔墙8;所述中间间隔墙6与两侧间隔墙7之间两侧的长边分别连接多条(或者一条)成型生产线4;两侧间隔墙7底部各设三个并列的流液洞9。
理优化所述中间间隔墙6与每侧间隔墙7之间的断续间隔墙8为并列的两道,并且两道断续间隔墙8的断口沿长边走向相互错落分布。即前道断续间隔墙8的断口,对应后道断续间隔墙8的续墙段;后道断续间隔墙8的断口,对应前道断续间隔墙8的断口。两侧间隔墙7底部的流液洞9各对应前道断续间隔墙8的续墙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自江;肖安江;肖志军;肖志华;肖志海;聂子城;周倬,未经肖自江;肖安江;肖志军;肖志华;肖志海;聂子城;周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4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8小U弯管机弯管装置
- 下一篇:玻璃熔窑冷却部窑压自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