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爆管全自动绕把机的绕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24086.5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蒋荣光;张晓斌;程星;陈协成;欧仙荣;苏明阳;陈启洋;李赐涛;陈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凝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40;B65B65/0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 地址: | 366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爆管 全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导爆管全自动绕把机的绕卷装置。
背景技术:
导爆管是一种用于导爆雷管的中空塑料管线,通常是由挤塑机、牵引机等进行生产制作,再根据需要进行切断、绕卷、捆扎、封尾、贴标等作业,做成一卷一卷的导爆管卷。目前市面上的导爆管绕把机的结构比较多样化,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67236.3公开的《全自动塑料导爆管卷绕打把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65681.X公开的《导爆管生产工艺及设备》等,它们都从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导爆管的自动绕把、捆扎以及封尾贴标等作业。绕卷装置时整个设备的关键装置,现有的绕卷装置存在端头夹紧与松开、以及成卷后的分离等动作机构的结构设计较为繁琐,组装不便,运行效率不高等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导爆管全自动绕把机的绕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爆管全自动绕把机的绕卷装置,该绕线装置包括与导爆管运行方向平行设置的纵向基板,该纵向基板的外侧安装有纵向转盘,纵向转盘具有安装在纵向基板上的水平空心转轴;纵向基板的外侧安装有绕卷电机,绕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纵向基板并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水平空心转轴及纵向转盘;所述纵向转盘外侧面上设有数根朝水平方向的绕线柱,另设一压线推卷盘,该压线推卷盘上设有供绕线柱传过的通孔并套设在绕线柱上,与纵向转盘平行并随纵向转盘旋转;所述压线推卷盘的中心与一根穿设在水平空心转轴内的水平推杆可旋转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推杆的外端部连接有一滑座,所述滑座通过滑轨机构安装在纵向基板的外侧,在纵向基板上、滑座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水平推压气缸,该水平推压气缸的推杆与所述滑座连接。
所述纵向转盘上的绕线柱中,其中至少一根绕线柱为可移动式,该绕线柱的底端与设置在纵向转盘上的活动块连接,活动块上还连接有复位弹簧;纵向转盘和压线推卷盘上设有供该绕线柱活动的径向槽;在所述纵向基板上、纵向基板与纵向转盘之间还安装有绕线柱驱动气缸,该绕线柱驱动气缸的推杆与所述活动块位置相对。
所述压线推卷盘上还开设有两个避让捆扎带机械手的缺口部。
本实用新型绕卷装置中,仅通过压线推卷盘的平移即可实现导爆管端头的夹紧以及成卷后的推卷动作,结构设计简化且运行效率高,而且绕线柱中具有两个可活动绕线柱,在成卷后可移动,使导爆管卷稍微放松,使推卷动作得以顺利进行,避免阻滞,从而使整个设备运行流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绕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台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导爆管全自动绕把机的绕卷装置1,所述绕线装置1包括与导爆管运行方向平行设置的纵向基板11,该纵向基板11的外侧安装有纵向转盘12,纵向转盘12具有安装在纵向基板11上的水平空心转轴121;纵向基板11的外侧安装有绕卷电机13,绕卷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纵向基板11并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131驱动水平空心转轴121及纵向转盘12;所述纵向转盘12外侧面上设有数根朝水平方向的绕线柱14,另设一压线推卷盘15,该压线推卷盘15上设有供绕线柱14传过的通孔并套设在绕线柱14上,与纵向转盘12平行并随纵向转盘12旋转;所述压线推卷盘15的中心与一根穿设在水平空心转轴121内的水平推杆151可旋转活动连接,即压线推卷盘15相对于水平推杆151可旋转,并随水平推杆151水平运动;所述水平推杆151的外端部连接有一滑座152,所述滑座152通过滑轨机构153安装在纵向基板11的外侧,在纵向基板11上、滑座152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水平推压气缸154,该水平推压气缸154的推杆与所述滑座15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凝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凝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4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钢绞线无芯层绕机
- 下一篇:一种绕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