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光板网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930.0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姜然;吴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天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光板 网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光板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导光板网点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背光源模组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导光板作为背光源模组中的重要部件,对其自身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大尺寸的导光板,光线不够均匀,且亮度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光线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
同时,现有的背光源通常由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光源、反射片、背光板组成,因此背光源模组的组装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满足多种原材料和多种规格的需要,成本较高,制造工艺较难,且背光源模组中用到的棱镜片光线强度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另一方面,由于电子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当遇到跌落时,整个电子产品会由于受力不均,造成损坏。通常的技术员会在电子产品的四周增设缓冲零件,防止电子产品损坏,但是由于增加了缓冲零件,厚度也随之增加,难以满足电子产品对超薄设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线利用率高、组装简化,成本较低且不易损坏的新型导光板网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导光板网点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上偏光片、一液晶玻璃、一下偏光片和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为楔形,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设有一逆棱镜片,所述逆棱镜片的上表面还涂有一散射层,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还固设有若干网点,所述导光板的边角处还分别设有一包角件。
具体地,所述上偏光片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偏光片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逆棱镜片包括一基体以及设于所述基体下表面的逆棱镜层。
进一步地,所述逆棱镜层包括若干个棱镜,各所述棱镜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散射层的上表面设有一磨砂层。
具体地,若干所述网点在所述导光板上呈网状且不规则排列。
具体地,所述网点包括圆形网点、椭圆形网点和三角形网点。
具体地,各所述圆形网点的直径相等,且各所述圆形网点的直径为0.02mm~0.08mm。
具体地,各所述包角件由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各所述包角件上分别开设有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若干网点,网点的密度有所不同且网点形状各不相同,可以使光线渗透地更远,有利于解决大尺寸导光板导光亮度不够的问题,光线利用率有所提高。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液晶显示模组中设置逆棱镜片,能够实时利用外部光线,以此增强导光板的光线,从而减少了光线在各层光学器件间传播造成的损失,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亮度,节省了光源的功耗,且成本较低,简化了制作工艺。
另外,由于上偏光片的长度小于下偏光片的长度,即使液晶显示模组跌落,显示屏的表面也能均匀受力,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抗跌落的能力,使得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也随之减少,满足了电子产品对超薄设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导光板网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点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导光板网点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上偏光片1、一液晶玻璃2、一下偏光片3和一导光板4,其中,上偏光片1的长度为59.2mm~59.6mm,下偏光片3的长度为59.8mm~60.2mm,上偏光片1的长度小于下偏光片3的长度,这样设计,即使液晶显示模组跌落,显示屏的表面也能均匀受力,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抗跌落的能力。当然,生产者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决定上偏光片1和下偏光片3的长度。同时,导光板4采用楔形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导光板4的漏光现象,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天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天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