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366.2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涛;刘长森;王正军;刘安辉;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吊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器械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多功能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在一种铸铁件生产过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表面缺陷,需进行热气焊补,物件从预热炉中出炉至焊补操作完成,再放入炉中冷却,要求整个过程需在5min内完成。采用普通的吊钩吊装时,由于物件温度较高,吊装操作较为不便。此外由于待焊补缺陷不在同一表面,有时需在工作平台上起吊多次才能摆放到合适焊补位置,吊装时间较长。采用普通的吊钩不能保证焊补操作在工艺要求时间范围内完成。
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吊装工具,要求吊装人员在操作时不用贴近高温物件,不论物件的朝向如何,都能够快速夹紧、吊起,物件在吊起后能够旋转,将待焊补缺陷摆放到合适焊补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吊装工具,实现快速夹紧和吊起物件,且能够旋转物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多功能吊装工具,包括横梁,其特征是:所述横梁的中部设置有吊钩,所述横梁的两端铰接有对称的左吊臂和右吊臂,所述左吊臂的顶端固定连接左横杆,所述右吊臂的顶端固定连接右横杆,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左吊臂和右吊臂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夹持机构,其中一个夹持机构连接旋转手柄。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头一和夹头二,所述夹头一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吊臂,所述夹头二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右吊臂。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头一为单点夹持机构,所述夹头二为两点夹持机构。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头二连接所述旋转手柄。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吊钩为环形。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头一和夹头二的轴头位置都设置有弹簧挡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梁中间位置为环形吊钩,用以吊挂在行车上,横梁两端钻孔,用轴将吊臂连接在横梁上,通过夹头一和夹头二夹持住重物,通过横梁上两端孔位置的合理设计,吊起时靠物件重力实现快速夹紧。左横杆和右横杆之间用铰链通过轴连接,通过铰链实现左吊臂和右吊臂的联动伸缩。两个吊臂下方采用轴承结构与两个夹头进行连接,两个夹头轴头位置增加弹簧挡圈,防止夹头一和夹头二脱出;物件吊起后可摇动与夹头二连接的手柄,实现物件360°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头一和左吊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头二和右吊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吊钩,3、左吊臂,4、右吊臂,5、左横杆,6、右横杆,7、轴承,8、旋转手柄,9、夹头一,10、夹头二,11、弹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中部设置有吊钩2,所述横梁1的两端铰接有对称的左吊臂3和右吊臂4,所述左吊臂3的顶端固定连接左横杆5,所述右吊臂4的顶端固定连接右横杆6,所述左横杆5和右横杆6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左吊臂3和右吊臂4的下端通过轴承7连接夹持机构,其中一个夹持机构连接旋转手柄8。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头一9和夹头二10,所述夹头一9通过轴承7连接所述左吊臂3,所述夹头二10通过轴承7连接所述右吊臂4。
所述夹头一9为单点定位夹持机构,所述夹头二10为两点定位夹持机构。
所述夹头二10连接所述旋转手柄8。
所述吊钩2为环形。
所述夹头一和夹头二的轴头位置都设置有弹簧挡圈。
横梁1中间位置为环形吊钩2,用以吊挂在行车上,横梁1两端钻孔,用轴将左、右吊臂3、4连接在横梁1上,通过横梁1上两端孔位置的合理设计,吊起时靠物件重力实现快速夹紧。左横杆5和右横杆6之间用铰链连接,通过铰链实现两端左、右吊臂3、4的联动伸缩。
如附图2、3所示,左、右吊臂3、4下方采用轴承结构与两个夹头进行连接,夹头一9和夹头二10轴头位置增加弹簧挡圈,防止夹头脱出;夹头一9为单点定位夹紧,夹头二10为两点定位夹紧,夹头二10后部安装旋转手柄8。物件吊起后可摇动与夹头二10连接的旋转手柄8,实现物件360°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